近期,由美国保尔森基金会支持的麦克罗波洛智库公布了《全球人工智能人才追踪调查报告2.0》,揭示了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动态。报告指出,美国依然是全球顶尖人工智能研究者首选的工作地点,同时,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多的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倾向于在国内就业。
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仅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创新热潮,还催生了激烈的国际人才争夺战。以ChatGPT和DALLE为代表的产品,不仅激起了公众对人工智能的热烈讨论,也促使各国政府和企业加大对人工智能产业的投资与培育力度。
在人工智能领域,拥有顶尖人才是实现技术突破的关键。留住这些人才对于提升企业竞争力乃至国家创新能力至关重要。《全球人工智能人才追踪调查报告2.0》对此进行了深入分析,特别关注了新冠疫情及地缘政治变化对全球人工智能人才分布的影响。
报告数据表明,全球共有25家顶级人工智能研究机构,其中美国占据主导地位,拥有谷歌、斯坦福大学、清华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卡内基梅隆大学等知名研究机构。在这类研究机构中,美籍与华裔研究人员占顶级人才的比例显著增加,从2019年的58%上升至75%。
除了美国,英国、韩国和欧洲大陆也是顶级人工智能研究人员的重要工作目的地。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和印度在培养人工智能人才方面的进展显著。2022年,中国顶级人工智能研究人员的比例从2019年的29%跃升至47%,同时,有更多中国人才选择在国内就业。印度同样展现出增强人才留用能力的趋势,2022年,约有五分之一的印度人工智能研究人员留在国内工作。
尽管全球顶级人工智能研究人员的总体流动性有所下降,2022年仅有42%的人选择到国外工作,较2019年减少了13个百分点。这反映出当前全球范围内对人才的吸引力在逐渐增强,尤其是本土化趋势愈发明显。
《全球人工智能人才追踪调查报告2.0》不仅揭示了全球人工智能人才分布与流动的最新趋势,也为未来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政策制定提供了重要参考。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吸引和留住顶尖人工智能人才,成为各国政府与企业共同面对的挑战与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