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营首届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大会:让“身体”与“脑子”并进,从单打独斗到协同作战
作者头像
  • 孙洁
  • 2024-04-11 09:05:14 3057

导读:

人形机器人领域正迎来前所未有的爆发,从能蹲卧、前进乃至跳舞的机器狗,到通过遥控器就能操作的类人机器人,再到在医疗等场景下完成拟人化动作的健康养老柔性机器人,这些装备着芯片与传感器的机器伙伴,正以其日益逼真的外观和行为模仿能力,探索更多应用场景的可能性。

产业动态:

4月9日,首届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大会在京召开,预示着2024年将成为人形机器人与具身智能发展的关键年份。与会者普遍认为,这一领域正蓄势待发,成为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交汇的焦点。

产业生态与挑战:

  • 产业生态:人形机器人产业已初具规模,然而如何使“身体”与“大脑”同步发展,以及如何通过规模化生产降低成本,扩展应用范围,成为行业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 政策支持:各地政府持续加大人形机器人产业的支持力度,通过制定政策、提供资金支持等方式,促进产业发展。

热点话题:

  • 为何突然火爆:人形机器人领域在经过多年的沉寂后,得益于AI、传感器技术与算力的飞速进步,其商业化潜力逐渐显现,引发市场高度关注。
  • 应用场景:工业领域被认为是人形机器人最早突破的领域,而在家庭服务、商业服务等领域,仍有待进一步开发与完善。
  • 技术瓶颈:在“身体”与“大脑”的协调性上,行业面临挑战,尤其是在快速响应、精细操作等方面,仍有待突破。

现场观察:

  • 产品进展:宇树科技展示的首款通用人形机器人,具有360度深度感知能力,展现出技术前沿的探索。
  • 行业趋势:从单打独斗到协同作战,产业玩家开始寻求合作,共同推动人形机器人技术的成熟与应用的广泛化。

行业展望:

  • 商业化路径:人形机器人在航空、航海、轨道交通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有望成为未来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 技术需求:实现人机共融,提升机器人的灵活性与适应性,是行业未来发展的关键方向。
  • 政策与投资:地方政府与资本市场持续关注人形机器人产业,推动技术创新与应用落地,加速其商业化进程。

结语:

随着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快速发展,不仅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呈现出强劲增长势头,同时也呼唤着跨行业协作与资源共享,共同推动这一新兴领域的繁荣与进步。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孙洁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单打独斗并进人形协同中国机器人作战首届脑子身体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