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苹果在iPhone 4S中首次引入基于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技术的语音助手Siri,由此手机行业踏上了智能化的征途。自此,人工智能技术在手机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从人脸识别、智能相机功能、性能优化到深度学习算法的集成,手机体验得到了显著提升。
随着端侧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的加入,AI手机的概念已今非昔比,特别是在语音识别、图像处理、智能推荐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用户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体验。AI手机被认为是未来发展的关键趋势,对整个智能手机产业产生深远影响。
在手机行业中,AI被视为重塑产业格局的关键力量。OPPO首席产品官刘作虎指出,AI手机时代将引发手机行业及用户体验的革命性变革。周鸿预测,2024年将成为AI手机元年,人工智能模型驱动智能手机进入2.0时代,不拥抱AI技术的手机厂商可能会面临被淘汰的风险。
众多手机品牌已纷纷加入AI手机的竞争赛道,如荣耀、OPPO、vivo、小米、魅族等,各自推出AI赋能的手机产品。市场竞争激烈,谁能率先占据AI手机的“新牌桌”,如何制定有效的策略成为关键问题。
多数手机厂商采取将现有大模型小型化并引入手机端的做法,聚焦于图片处理、检索、文案生成、语义识别等应用层面。这使得手机厂商更多扮演“搬运工”的角色,将互联网平台的AI大模型功能移植到手机中。
然而,如荣耀CEO赵明所强调,AI在手机端的应用更侧重于系统级整合。荣耀MagicOS 8.0通过AI内核打造基于意图识别的人机交互系统,其标志性功能“任意门”实现了跨应用、跨设备的一键直达,展示了系统级AI能力的强大潜力。
AI手机的普及面临硬件成本和性能挑战。为了运行大型AI模型,高端手机通常需要配备更大内存和更强算力的芯片,这导致AI手机多集中在高端市场。例如,vivo副总裁周围解释了内存需求与参数规模的关系,强调了AI模型对存储和计算资源的高要求。
面对高昂成本,AI手机的普及需从价格入手。一加Ace 3V的发布,将AI功能引入千元档位,标志着AI技术正逐渐向大众市场渗透。这一举措有望加速AI手机的普及,降低高端技术的门槛。
随着AI技术的深化,科技行业正在探索AI与5G技术的融合,共同开启5G-A新时代。专家如中信科移动孙韶辉认为,智能通信融合是一个渐进并持续完善的过程,通过分级实现,为用户提供更智能、高效的通信体验。
AI手机正引领智能手机行业的革新,从技术到市场策略,每一步都在推动行业向前发展。随着价格的下探和AI技术的不断优化,AI手机将成为主流,科技平权的愿景有望实现。与此同时,5G-A与AI的结合将为未来通信技术开辟新天地,构建更加智能互联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