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AI五分钟生成一个广告 ,却花了五个小时“去AI味”
作者头像
  • 高杰
  • 2024-04-16 07:54:39 3025

导读:

近期,人工智能(AI)正在悄然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引发了一系列社会讨论。自去年底以来,我们开始在地铁、电梯和商店等公共场所接触到AI生成的广告图像。这种现象之所以被称为“入侵”,是因为这些图像不仅带有明显的AI特征,而且在表现上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常常让人感到不适,甚至有些“诡异”。

内容: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AI技术对广告领域的影响力日益显著。我们不再只是被动地接收传统广告,而是开始在日常环境中频繁遭遇AI生成的视觉内容。这些广告图像以其独特的AI风格,包括高清晰度与模糊感并存、光滑而不真实的画面质感,给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体验。

尽管AI广告在视觉呈现上颇具争议,但许多广告公司并未因此退缩,反而更加坚信AI将成为未来的主流趋势。面对消费者对AI广告的不满情绪,“去AI味”的工作流程创新应运而生,旨在改善AI图像的质量,使其更接近人类创造的真实感。

在追求真实感的过程中,关键在于识别和融入那些能够使AI生成的图像看起来更加自然、更具人性化的“瑕疵”。设计师Ti Chang表示:“在面对AI生成的图像时,我确实感到反感。找到让假象变得真实的‘瑕疵’,是我们去AI化的一大挑战。”

技术解决方案: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一些创新工具应运而生。例如,“Magnific”就是一个旨在为AI生成图像增加更多细节的工具,它支持不同的生成模式,并在短时间内吸引了大量用户的关注。全球知名广告公司McCann Worldgroup也开始尝试在工作流程中引入类似“Magnific”的AI工具,以改善AI图像的质量。通过精细调整图像细节,如增加皮肤纹理、毛发细节等,使得AI生成的图像更加接近真实。

未来趋势:

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对“AI味”的定义也在不断演变。目前,AI图像中的“AI味”主要指的是高度清晰与模糊质感并存的图像风格,以及缺乏真实细节的表现。然而,这种定义注定会随着技术的进步而发生变化。

在当前AI发展的浪潮中,人们对“AI味”的感知不仅与风格审美相关,还蕴含着对背后隐喻的反思。人们对AI生成图像的反感,有时源于对其背后所代表的“缺乏诚意”和“不真心”的感受。这种情绪的产生,不仅仅是风格审美的疲劳,更触及了人们对创新、创造力和独特性的期待。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一些广告公司和数字营销机构开始寻求创新的解决方案。例如,数字营销公司Media.Monks组建了一支由动画师、色彩专家、导演和摄影师组成的团队,专门针对AI生成图像进行创作,力求在保持AI技术优势的同时,注入独特的视觉美学。

此外,一些制作公司如Tool和广告公司奥美则开发了自己的设计系统,通过分析和借鉴品牌历史素材,生成符合品牌美学的AI生成图像。奥美的首席转型官Antonis Kocheilas指出,这样的方法有助于减少生成“假人”等情况,但仍无法完全避免。

结语:

面对AI广告的“入侵”,我们需要重新思考人与技术的关系,以及如何在技术创新与人文价值之间找到平衡。在追求更高质量、更具真实感的AI图像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保持对创新的敬畏感,对于维护人类对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至关重要。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数字时代,我们应该拥抱变化,同时也保持对真实的渴望,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态度迎接技术带来的新机遇与挑战。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高杰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生成分钟小时广告一个花了五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