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树在机器学习的实际学习与实际
作者头像
  • 金正辉
  • 2019-10-23 08:22:04 3

决策树在机器学习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

决策树是一种传统的机器学习算法,也是初学者入门的首选算法之一。基于决策树,衍生出了诸如随机森林、GBDT、XGBOOST等高效算法,这些算法在点击率(CTR)预测等领域表现出色。因此,学习决策树不仅是掌握基本算法的途径,还能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决策树具有较强的可解释性,适用于回归和分类任务,尤其适合商业应用。

为了帮助初学者更好地理解决策树,飞马网邀请了毕业于美国密苏里大学机器视觉实验室的黄楷老师进行线上直播。黄老师分享了关于决策树的基本理论和实际应用。

一、决策树简介

  1. 机器学习类型:机器学习分为有监督学习和无监督学习。有监督学习需要明确每个样本的类别或数值,进一步分为分类和回归任务。决策树属于有监督学习,可以处理分类和回归问题。

  2. 决策树结构:决策树由根节点、分支和叶子节点组成。根节点是最顶层的节点,通过一系列判断条件引导数据流向不同的分支,最终到达叶子节点,叶子节点代表分类结果。

二、决策树的结构

  1. 树形结构:决策树的基本结构类似于一个倒置的树,根节点位于顶部,向下延伸的分支代表不同条件的判断,最终到达叶子节点,代表分类结果。

三、决策树的应用阶段

  1. 训练与分类:决策树的使用分为两个阶段:训练阶段和分类阶段。在训练阶段,我们利用已有数据训练模型;在分类阶段,利用训练好的模型对新数据进行预测。通常,我们将数据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以验证模型的准确性。通过交叉验证,可以获得更可靠的结果。

  2. 实例分析:以国外信用卡为例,我们可以通过决策树来预测用户是否存在信用问题。该数据集包含ID、退税情况、婚姻状况、收入等属性,目标是预测用户的信用状况。决策树通过一系列判断条件来确定用户是否存在问题。

四、理性地建立决策树

  1. 基本步骤:构建决策树的基本步骤包括选择最佳属性进行分割,直到所有叶子节点属于同一类别或所有属性已被使用。选择最佳属性通常基于信息熵的概念,即通过计算信息增益来决定最佳分裂节点。

  2. 实例分析:以网球比赛为例,我们有天气、温度、湿度、是否刮风等属性,目标是判断是否应该打网球。通过计算各个属性的信息增益,选择最佳分裂节点,逐步构建决策树。

五、决策树后的思考

  1. 过拟合问题:虽然决策树在训练集上表现良好,但在面对未知数据时可能表现不佳。为了避免过拟合,我们需要对决策树进行剪枝。剪枝分为预剪枝和后剪枝两种方式,通常采用悲观错误剪枝和代价复杂度剪枝。

  2. 实例分析:通过剪枝,可以减少决策树的复杂度,提高其泛化能力,避免过度拟合。剪枝方法包括悲观错误剪枝和代价复杂度剪枝,后者通过权衡错误率和树的大小来选择最佳剪枝策略。

六、决策树的发展与应用

  1. 算法对比:除了经典的ID3算法,还有C4.5和CART等算法。C4.5算法通过信息增益率来选择最佳分裂节点,解决了ID3算法中偏向于选择属性较多的问题。CART算法则通过基尼系数来衡量信息熵,速度快且稳定。在实际应用中,随机森林和GBDT等集成学习方法更为常用。

  2. 实例分析:以鸢尾花数据集为例,通过决策树算法可以准确预测鸢尾花的种类。决策树在数据展示方面提供了直观的理解,尤其适用于商业应用。

通过本次直播,许多听众对决策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黄楷老师还回答了一些观众的提问,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决策树。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详细内容,欢迎关注飞马网的服务号,通过飞马直播获取更多资源。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金正辉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实际学习决策机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