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积神经网络+TensorBoard 详细实战
作者头像
  • 2019-11-09 17:53:40 9

在之前的项目中,我曾撰写了一篇关于TensorBoard应用的文章。然而,由于科研任务繁忙以及求职的压力,一直没有时间进行详细的总结。趁着今天是周末,我决定花些时间回顾一下。为了便于理解,我将以一个简单的卷积神经网络(CNN)为例来进行说明。

第一步:导入必要的库

首先,我们需要导入所有需要用到的库。这包括TensorFlow等常用的机器学习库。

第二步:设置参数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通常需要设定一些基本参数,例如批次大小。这样做是为了避免一次性加载过多的数据导致内存不足的问题,从而提高训练效率。

第三步:定义辅助函数

接下来,我们将定义一些辅助函数,用以记录各种参数的变化情况。这些函数主要是通过tf.summary.scalar()来实现的。

  • 权重初始化:为了保证模型的良好性能,我们需要定义一个合适的权重初始化函数。
  • 卷积操作:实现基本的卷积功能。
  • 池化操作:通过池化操作来减少数据量,同时提取关键特征。

第四步:构建输入层

考虑到卷积操作的需求,我们需要将一维的数据转换成二维的图像格式,以便于后续处理。

第五步:构建卷积神经网络

在这个示例中,我们将构建一个包含两层卷积层的网络结构。

  • 第一层卷积层:使用5x5的卷积核,从单通道数据中提取特征。
  • 第二层卷积层:采用5x5的卷积核,从32个通道中抽取特征。

经过这两层的卷积和池化操作后,最终得到的是64个7x7的特征图。

第六步:全连接层

接下来,我们将上述特征图展平并输入到全连接层中,以进一步提取高级特征。

第七步:定义损失函数

为了评估模型的性能,我们需要定义一个损失函数。在这个例子中,我们选择交叉熵作为损失函数。

第八步:优化算法

选用Adam优化器对模型进行优化,以最小化损失函数。

第九步:计算准确率

通过比较预测结果与真实标签,我们可以计算出模型的准确率。

第十步:汇总日志信息

将所有的摘要信息汇总,以便于后续在TensorBoard中查看。

第十一步:训练模型

最后,我们开始训练模型,并观察其性能提升过程。

TensorBoard的使用

要启动TensorBoard,只需执行以下命令:

tensorboard --logdir=文件夹路径 --host=127.0.0.1

通过TensorBoard,你可以直观地查看模型的训练状态、权重分布、梯度变化等重要信息。

结语

以上就是通过一个简单的CNN模型来介绍TensorBoard的基本使用方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有任何问题或者需要代码示例,欢迎随时联系我。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卷积神经网络TensorBoard实战详细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