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的深度学习终究有多“深”?
作者头像
  • Ai新闻
  • 2019-11-20 14:47:31 3

每次提到深度学习,很多人可能会感到陌生甚至有些畏惧,认为它高深莫测。本文的目的在于揭开深度学习的神秘面纱,通过简单的模型和形象的比喻来解释其核心概念。

深度学习的起源

深度学习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80年,当时福岛邦彦提出了感知机的概念。但由于计算成本过高以及“神经网络”一词给人的生物联想,这项技术并没有受到广泛的关注。直到2006年,Geoffrey Hinton等人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关于深度信念网络的文章,才正式开启了深度学习的新纪元。他们巧妙地使用了“深度”这个词,推动了这一领域的快速发展。

机器学习的基础

机器学习与传统的数学问题有所不同。在传统数学中,我们通常已知公式(规则),然后通过题目(数据)求解;而在机器学习中,我们给出数据和答案,让机器自己去寻找背后的规律。机器学习特别是深度学习,更注重实际应用而非复杂的理论推导。

机器学习主要分为三种类型:无监督学习、有监督学习和半监督学习。

无监督学习

无监督学习类似于“放养”的方式,不给予明确指导,让机器自行探索数据中的规律。例如,将孩子置于自然环境中,让他们自己学习区分不同事物。然而,这种方式可能导致结果偏离预期,因为缺乏明确的指导。

有监督学习

与无监督学习相反,有监督学习更像是“虎爸虎妈”式的教育,给予孩子明确的指导和答案。这种方法虽然能够快速取得好成绩,但可能使孩子在面对超出常规的问题时显得无所适从,即所谓的“过拟合”。

半监督学习

半监督学习则介于两者之间,结合了有监督和无监督学习的优点。通过少量的标注数据进行初始化学习,再利用大量的未标注数据进行自我学习。

深度学习的原理

深度学习的核心在于模仿人的大脑神经网络,通过多层次的学习来识别复杂的模式。深度学习的“深度”意味着它可以逐步提炼出更有价值的信息。例如,在识别一个人的过程中,可以从穿着、发型、面部特征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深度学习的应用

深度学习的应用十分广泛,其中一个典型的应用场景是识别低俗内容。通过定义低俗的标准,提供种子词和训练数据,深度学习模型可以自动识别并过滤低俗内容。评估模型性能的关键指标包括准确率、召回率和F分数等。

总结

深度学习是一项强大的技术,通过模拟人类大脑的工作方式,它能够处理各种复杂任务。无论是图像识别、语音处理还是自然语言理解,深度学习都能发挥重要作用。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前沿技术。

本文由 @张小喵Miu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允许,禁止转载。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Ai新闻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深度终究机器学习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