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数据发掘与机器学习技术入门实战(2)
作者头像
  • 极客视界
  • 2019-11-23 12:49:10 3

Python 数据挖掘与机器学习技术入门实战(1)

三、常见分类算法介绍

常见的分类算法包括KNN算法、贝叶斯算法、决策树算法、逻辑回归算法和SVM算法。Adaboost算法主要用于将弱分类器转换为强分类器。

四、鸢尾花分类案例实战

假设我们有一组鸢尾花的数据,这些数据包含了鸢尾花的花瓣长度、花瓣宽度、花萼长度和花萼宽度等特征。利用这些数据,我们可以训练一个分类模型。当有新的鸢尾花需要分类时,可以通过训练好的模型来判断其种类。下面我们来看几种不同的分类算法在解决这个问题时的应用。

1、KNN算法
(1) KNN算法简介

KNN算法是一种基于距离的分类方法。例如,如果我们有一个包含不同商品的数据集,每个商品有两个特征:价格和评论数。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特征将商品分为三类:零食、名牌包包和电器。KNN算法通过计算未知商品到已知商品的距离来确定其分类。

(2) 实现方式

可以通过手动计算距离,也可以调用库函数简化实现过程。

(3) 应用KNN算法处理鸢尾花分类问题

加载鸢尾花数据集后,可以使用read_csv()方法或者sklearn库中的load_iris()方法加载数据。接着,使用train_test_split()方法将数据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最后调用KNN算法进行分类。

2、贝叶斯算法
(1) 贝叶斯算法简介

贝叶斯算法主要用于分类任务,特别是当特征间相互独立时。例如,我们可以通过已有的课程数据预测新课程的销量。

(2) 实现方式

同样地,贝叶斯算法可以通过手动计算或调用库函数来实现。

3、决策树算法

决策树算法通过信息熵计算来构建决策树。具体步骤包括计算总信息熵、各个特征的信息熵,然后选择最佳特征来划分数据。最终通过DecisionTreeClassifier类和fit()方法训练模型,并通过predict()方法进行预测。

4、逻辑回归算法

逻辑回归算法基于线性回归原理,通过变换使输出值限制在0到1之间,从而实现分类。实现过程包括定义逻辑回归模型、训练模型和预测结果。

5、SVM算法

SVM算法是一种高效的分类方法,尤其适合高维数据。它通过选择合适的核函数将数据映射到高维空间,使其线性可分。常用的核函数包括线性核函数、多项式核函数、径向基核函数和Sigmoid核函数。

6、Adaboost算法

Adaboost算法通过多次迭代,每次赋予不同权重并调整错误率来提升分类性能。通常与其他弱分类器结合使用,以增强分类效果。

五、分类算法的选择思路与技巧

在选择分类算法时,首先要考虑问题是否为二分类或多分类。如果是二分类问题,大多数算法都可以使用;如果是多分类问题,可以考虑KNN和贝叶斯算法。其次要考虑算法的可解释性,SVM算法的可解释性较差。另外,还要考虑训练样本的数量,KNN算法在大规模数据集上表现不佳。最后,如果需要提升弱分类器的性能,可以考虑使用Adaboost算法。

综上所述,每种算法都有其适用场景和优缺点: - KNN:适用于多分类问题,但不适合大量训练数据。 - 贝叶斯:适用于多分类问题,计算量较大,特征间不能相关。 - 决策树:适用于二分类问题,具有良好的可解释性。 - 逻辑回归:适用于二分类问题,特征间的关联性无关紧要。 - SVM:适用于二分类问题,效果较好,但可解释性较差。 - Adaboost:适用于对弱分类器进行加强。

希望以上内容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分类算法。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极客视界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发掘实战入门机器数据Python学习技术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