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学习(ML)已经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概念,它早已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的一部分。人们不再特别关注它的定义和概念,反而更多地将注意力放在其应用上。本文旨在简明扼要地介绍“学习”的本质,这是进入AI世界的基石。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学习”的定义,这里我们将采用梅耶提出的模型来阐释“学习”的过程,希望这能为你的AI学习之旅提供帮助。
让我们先从东方文明的角度来看待“学习”。你是否曾思考过,人类大脑是如何理解“学习”这一概念的?你又是如何定义“学习”这个词的呢?不妨花一分钟时间,在脑海中思考这个问题。
你是否记得孔子在《论语》中的名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虽然我已记不清,但我在写作过程中特意查阅了资料。这句话让我感受到学习不仅仅是获取知识,更是一种带来快乐和满足感的过程。你觉得呢?在“学”字中,包含了主动或被动接受教导的过程,“习”则代表通过实践来巩固知识和技能。由此可见,主动学习的效果显然优于被动学习。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西方对“学习”的理解。这里直接引用维基百科上的解释:
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学习是由于内在环境的刺激导致行为发生改变,这种改变应该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然而,对于那些无法直接观察和测量的知识,这样的定义是否全面?答案是否定的,因此需要更精确地界定“学习”的范围。
认知心理学则认为,学习是内在倾向或能力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一定能立即反映在外显行为上。换句话说,这种变化是通过后天的经历获得的,而不是天生的或由生理成熟带来的。此外,这种变化需要能够在一段时间内持续存在。
梅耶是一位著名的美国认知心理学家,他提出了一种简化版的知识学习过程模型。该模型清晰地描述了知识学习的基本流程。从外部视角来看,学习过程包括外部刺激(即新知识)和相应的可观察或可测量的行为反应。具体来说,学习过程始于学习者的注意力集中(A),这使得他们能够关注与当前学习任务相关的外界信息,并激活已有知识(B)。随后,新知识进入工作记忆(C),在此过程中,学习者会识别新知识的不同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接着,学习者将新知识与现有知识相结合,找出它们之间的异同(D)。最终,新学习到的知识被存储到长期记忆中(E)。
总结来说,本文不仅探讨了东西方文化中“学习”的不同诠释,还介绍了梅耶的知识学习模型,并通过简单的图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