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GAN来处理类不平衡机器学习数据集成绩
作者头像
  • 2019-12-04 09:57:11 7

在实际应用中,深度学习模型经常遇到类别不平衡的问题,即某些类别的实例数量显著多于其他类别。这类问题在健康、金融、安全等多个领域都很常见。当面对不平衡的数据集时,传统的机器学习算法通常会对多数类产生偏好,导致少数类的错误分类率较高。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可以采用多种策略,包括过采样、欠采样、两阶段训练和成本敏感学习等方法。本文主要介绍如何使用深度卷积生成对抗网络(DC-GAN)来解决机器学习数据集中的类别不平衡问题,从而提升分类性能。

本文将重点讨论以下几个方面:

GAN的一些提示和技巧

生成对抗网络(GAN)在生成图像时需要使用判别器卷积神经网络模型来区分给定图像是真实的还是生成的。生成器和判别器在训练过程中相互竞争,这种竞争可能导致训练过程不稳定。以下是一些有效的技巧:

  • 使用跨步卷积:避免使用最大池化层,而是利用卷积层中的步幅来实现下采样。在生成器中,使用Conv2DTranspose和步幅来实现上采样。

  • 删除全连接层:判别器中不使用全连接层,而是将卷积层展平后直接传递给输入层。

  • 使用批归一化:在判别器和生成器模型中,除了生成器的输入和判别器的输入外,建议使用批量归一化层。

  • 选择激活函数:生成器推荐使用ReLU激活函数,判别器使用Leaky ReLU。生成器使用Tanh激活函数,判别器在输入层使用Sigmoid激活函数。

  • 归一化输入:将输入图像归一化到-1到1之间。

  • 构造不同的mini-batches:每个mini-batch只包含真实图像或生成图像。

  • 学习率设置:判别器的学习率通常比生成器更高,两者都使用Adam优化器。

  • 性能优化:训练判别器两次,生成器一次。在生成器中使用Dropout。

  • 监控性能:早期跟踪判别器损失,若生成器损失持续减少,可能是生成了无效图像。

如何定义GAN?

本文将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检测(Diabetic Retinopathy Detection)数据集为例,展示如何使用DC-GAN生成第4类的图像。该数据集包含四个类别,其中第4类的样本数量最少。

首先,我们需要导入所有必要的Python库,然后加载并预处理数据。接下来,定义判别器和生成器模型。判别器使用卷积层对输入图像进行下采样,并使用Sigmoid激活函数进行分类。生成器使用Conv2DTranspose进行上采样,并使用Tanh激活函数确保生成图像的值在合理范围内。

训练GAN

训练过程中,判别器模型需要更新两次,一次使用真实样本,另一次使用生成样本。生成器模型则根据判别器的误差进行更新。通过这种方式,GAN可以逐步提升生成图像的质量。

GAN的应用案例

GAN不仅可用于生成图像,还可应用于其他场景,例如自动创建动漫角色、图像风格转换(CycleGAN)、像素级图像生成(PixelDTGAN)、多级图像合成(StackGAN)以及端到端图像生成(DTN)等。

通过这些方法,我们可以有效解决数据集中的类别不平衡问题,并生成高质量的图像,从而提升模型的分类性能。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不平运用机器成绩处理数据学习GAN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