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道机器学习常见面试标题
作者头像
  • AI艺术大赛
  • 2019-12-05 19:33:05 4

机器学习常见面试题及其解答

本文整理了22道常见的机器学习面试题目,涵盖多个关键概念和技术细节,帮助你在面试中更好地展示自己的专业知识。

1. 监督学习与无监督学习的区别

监督学习:通过已知分类标记的训练数据进行学习,目的是对未知数据进行分类预测。这种学习方式的不确定性较低,因为所有分类都是已知的。

无监督学习:处理没有分类标记的数据,目的是发现数据内部的结构。这种方式的不确定性较高,因为所有分类都是未知的。聚类是最典型的无监督学习方法。

2. 支持向量机(SVM)的原理和特点

SVM是一种最大化间隔的分类器,通过线性间隔和误分类次数的关系来实现。它支持线性、多项式和高斯核函数,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分类问题。多分类问题可以通过一对一、一对多或多对多的方式解决。

3. 逻辑回归(Logistic Regression, LR)的原理和特点

逻辑回归虽然计算简单,速度快,但其模型简单,容易出现欠拟合的情况。它主要用于二分类问题,可以通过转换处理多分类问题。逻辑回归适合处理大规模数据,但对异常值较为敏感。

4. 决策树的特点

决策树模仿人类处理问题的过程,通过选择最佳属性进行分支。它适合处理有缺失值的数据,但容易过拟合,需要进行剪枝处理。决策树的优化指标包括信息增益和基尼指数。

5. SVM、逻辑回归和决策树的对比

SVM在分类和回归问题上表现良好,通过核函数快速计算。逻辑回归速度快,模型简单,但容易欠拟合。决策树容易过拟合,需要剪枝处理,但在处理不相关特征时表现优秀。

6. GBDT与随机森林的区别

随机森林采用Bagging思想,通过多次采样构建多个基学习器,然后结合。随机森林在决策树基础上引入了随机属性选择。GBDT采用Boosting思想,通过错误更新样本权重,每次迭代生成新的树。

7. 凸函数和凸优化的定义

凸函数的定义基于凸集的概念,如果一个函数在其定义域上是凸的,则满足特定的数学条件。凸优化是指优化凸函数的问题,具有良好的求解性质。

8. 解决类别不平衡问题的方法

类别不平衡问题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解决,如欠采样、过采样和调整阈值。欠采样减少负样本,过采样增加正样本,调整阈值改变分类器的判断标准。

9. 对偶问题的概念

对偶问题是从另一个角度看待优化问题,通常用于简化求解过程。主问题和对偶问题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对偶问题可以提供主问题最优值的下界。

10. 特征选择的方法

特征选择包括过滤式、包裹式和嵌入式方法。过滤式方法在训练模型前选择特征,包裹式方法将特征选择与模型训练结合,嵌入式方法在训练过程中自动选择特征。

11. 过拟合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过拟合通常是由于模型复杂度过高导致的,可以通过增加样本数量、降低模型复杂度、使用正则化、交叉验证和提前停止等方法来预防或解决。

12. 偏差与方差的定义

偏差衡量模型的拟合能力,方差衡量模型对数据扰动的敏感度。在模型训练中,通常需要平衡偏差和方差,以获得最佳泛化性能。

13. 神经网络的原理及训练方法

神经网络由多个神经元和连接组成,多层前馈神经网络是最常见的形式。BP算法是训练神经网络的主要方法,通过梯度下降和链式法则进行优化。

14. 卷积神经网络与深度信念网络的区别

卷积神经网络(CNN)通过卷积核和池化层提取特征,适用于图像处理任务。深度信念网络(DBN)由多个受限玻尔兹曼机(RBM)堆叠而成,通过无监督逐层训练和BP算法进行优化。

15. EM算法的应用及原因

EM算法常用于求解含有隐变量的模型,如GMM和协同过滤。由于求和项随隐变量数目指数增长,梯度计算变得复杂,因此不适合使用梯度下降法。

16. EM算法解释K-means算法

K-means算法是高斯混合聚类的特殊情况,通过E步和M步交替优化目标函数。E步选择最近的类中心,M步更新类中心。K-means需要对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

17. 聚类算法及密度聚类算法

常用的聚类算法包括K-means和DBSCAN。K-means适用于簇状分布的数据,DBSCAN基于密度扩展聚类,无需指定簇的数量,对噪声点有较好的处理能力。

18. 聚类算法中的距离度量

聚类算法常用的距离度量包括曼哈顿距离、欧氏距离、切比雪夫距离和Jaccard距离。对于无序属性,可以使用VDM度量。距离度量需满足非负性、同一性、对称性和传递性。

19. 贝叶斯公式及朴素贝叶斯分类

贝叶斯公式用于计算后验概率,朴素贝叶斯假设属性条件独立,简化了条件概率的计算。通过拉普拉斯平滑技术,可以避免因零概率导致的计算问题。

20. L1和L2正则化的区别

L1正则化促使模型参数稀疏化,L2正则化促使参数分布更加均匀。L1正则化对应拉普拉斯分布,L2正则化对应高斯分布,两者都可用于防止过拟合。

21. TF-IDF的概念及应用

TF-IDF用于评估文档中的关键词重要性。TF-IDF结合词频(TF)和逆文档频率(IDF),过滤停用词,计算关键词的重要性。这种方法适用于文本挖掘和信息检索。

22. 余弦相似度的概念及应用

余弦相似度用于度量两个向量之间的夹角,值范围在-1到1之间。通过计算文档的词频向量,可以利用余弦相似度找到内容相似的文档。

以上内容涵盖了机器学习领域的重要知识点,有助于加深对机器学习理论的理解和应用。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AI艺术大赛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面试机器常见标题学习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