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立昆:AR眼镜会成为机器学习新战场,但这块骨头不好啃
作者头像
  • 一色
  • 2019-12-26 18:37:02 13

在Facebook首席AI科学家杨立昆看来,若想在未来开发出一款杀手级应用,或许可以考虑挑战增强现实(AR)眼镜领域。杨立昆在最近举行的全球最大机器学习会议NeurIPS上分享了这一观点。

杨立昆被誉为“卷积网络之父”,并在2018年荣获图灵奖,目前他不仅担任Facebook的首席AI科学家,还是纽约大学的教授。他于1960年出生在法国巴黎附近,1983年获得了法国高等电子与电工技术工程师学校的学士学位,并在Pierre et Marie Curie大学获得了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1987年至1988年期间,他在多伦多大学辛顿实验室担任博士后研究员。

一款理想的AR眼镜需要集成对话式AI、计算机视觉以及其他复杂的系统。所有这些系统都需要在小巧的设备中高效运作。这意味着为了保证电池续航,必须采用低功耗的人工智能系统,以确保用户能够长时间佩戴和使用眼镜。

“对于硬件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为需要在实时或低延迟的情况下,通过摄像头跟踪用户的视野。此外,用户还需要通过语音与智能助手互动,以确保助手始终能够听到他们的声音,并且也能与他们交流。同时,还需要手势识别功能,以便智能助手能够实时追踪用户的双手。”杨立昆解释道。

从当前的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来看,杨立昆认为实时手部跟踪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但“我们尚未找到一种小巧且低功耗的方法来实现这一点,使其适用于AR眼镜。”杨立昆表示,“在功耗、性能和外形尺寸方面,这确实超出了我们的现有能力范围,因此必须采用以前从未尝试过的技术手段。”他提到,神经网络是一个可行的选择。

值得一提的是,Facebook与苹果、Niantic和高通等公司一样,也在今年秋天宣布了到2025年推出AR眼镜的计划。

杨立昆还指出,更高效的批量处理和自我监督学习技术可以帮助人工智能像人类和动物一样学习更多,从而提高其能源效率。

在演讲中,杨立昆还提到,目前硬件发展的限制阻碍了许多创新想法的实现,有些好的构思因硬件速度不足而被搁置。同时,他预测未来几年深度学习和机器学习架构将会发生重大变革,例如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目前唯一广泛使用的框架只有Transformer。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一色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这块骨头战场眼镜不好机器成为学习杨立昆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