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学习中常见的算法
作者头像
  • 陈清阁
  • 2020-05-13 10:58:29 1

在学习机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各种算法是非常重要的。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机器学习中常见的几种算法类型。

首先,线性回归是一种简单直观的回归算法。它可以通过多个属性值的线性组合来预测结果,并通过最小化误差函数来确定预测函数的参数。

逻辑斯蒂回归可以看作是一种广义线性模型。由于原始的线性回归无法直接用于分类任务,因此通过使用sigmoid函数,我们可以将其应用于分类问题。该函数将线性函数映射到S型曲线中,以0.5为阈值进行二分类。进一步推广,逻辑斯蒂回归可以演变成softmax回归,用于多分类任务。

朴素贝叶斯算法基于概率论中的贝叶斯定理。它通过假设各属性相互独立来简化模型,通过训练样本学习联合概率分布,包括先验概率和条件概率。

决策树通过构建树形结构来进行决策。在训练过程中,可以根据信息增益作为选择标准,逐步划分数据集,直到最终确定结果。

支持向量机(SVM)旨在找到最优分类超平面,不仅要求正确分类两个类别,还要求分类间隔最大化。对于线性不可分的情况,可以引入核函数,将低维空间中的数据映射到高维空间,使其变得可分。支持向量机本质上是一个凸二次规划问题,涉及到凸优化理论。

集成学习方法如Boosting、Bagging和Stacking,通过结合多个模型来提升性能。这些方法认为单一模型的学习能力有限,而多个模型的组合可以发挥各自的优势。Boosting中的个体学习器具有较强的依赖关系,每个模型依赖于前一个模型的输出;Bagging中的个体学习器则相互独立,通过特定的组合策略生成最终输出;Stacking是一种分层特征学习的方法。

神经网络,从最基础的感知机和BP神经网络开始,通过模仿人脑神经元的工作原理,构建出神经网络结构,并利用梯度下降等方法来调整模型参数。随着技术的发展,神经网络逐渐演进为更深的结构,例如卷积神经网络(CNN)和循环神经网络(RNN),后者是深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后,聚类算法如K-means、密度聚类和层次聚类,通过不同方法将相似的数据点聚集在一起,同时尽可能地将差异较大的数据点分开。K-means基于距离进行聚类,密度聚类则寻找被低密度区域隔开的高密度区域,层次聚类则自上而下地将大的数据群分解成更小的子群。

降维技术如主成分分析(PCA)和线性判别分析(LDA)也非常重要。PCA通过改变数据的坐标轴,用更少的维度表示数据;LDA则通过将高维数据投影到最佳鉴别矢量空间,实现特征维度的压缩。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陈清阁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算法机器常见学习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