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运用机器学习技术,结合从工业物联网(IIoT)设备收集的数据,可以显著提升生产流程的效率,降低成本并提高生产力。预测性维护利用数据和模型预测设备何时可能出现故障,从而帮助企业提前采取措施,避免因设备停机造成的高昂成本。
以下是三种常见的维护方法:
被动性维护意味着只有在设备出现故障时才会进行维修。这种方法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特别是在关键设备如喷气式发动机出现问题时,可能会危及数百人的生命,并严重影响企业的声誉。
预防性维护是在定期检查的基础上进行的,但这种方式可能会导致资源浪费。因为设备可能在实际需要维护之前就已经被改动或维修,这不仅消耗公司的资源,还会缩短设备的使用寿命,增加运营成本。
预测性维护是最理想的状态,因为它能在设备出现故障之前做出预测。通过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提前识别故障部件,还能减少诊断时间,从而降低生产和维护成本。当设备故障预警系统发出信号时,维护计划应当尽可能靠近故障发生的时间点,以便充分利用设备的剩余使用寿命。
预测性维护可以解决多种维护问题,最终目标是通过机器学习(ML)实现提前预警。它可以解决的问题包括:
预测性维护的应用可以带来多方面的改进,包括:
要成功实施预测性维护,需要关注三个主要方面:
首先,高质量的数据是至关重要的。理想情况下,数据应包含过去发生的故障事件。此外,还应考虑设备的静态特征,如平均使用情况、一般属性及其运行条件。大量的数据是不可避免的,但关键在于选择正确的数据集,以确保重点放在最关键的信息上。
其次,需要仔细分析其他相关系统和部件。是否存在其他与故障相关的部件?这些部件的功能是否可以测量?如果可以,应多久测量一次?
为了获得最佳结果,需要长时间的数据收集。高质量的数据可以产生更准确的预测模型。任何不足都可能导致预测准确性下降。
通常,我们使用两种主要的预测建模方法:
通过运用机器学习技术和从工业物联网设备收集的数据,可以显著改进生产流程,降低成本,提高员工效率,并显著减少设备停机时间。这不仅是提高企业效率的关键,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