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普及,企业在运营过程中产生的数据量呈指数级增长。与此同时,AI模型变得日益复杂,摩尔定律逐渐失效,使得AI技术在实际应用中面临诸多挑战。本次分享的主题是探讨分布式机器学习框架如何在高维实时推荐系统中发挥作用。
机器学习的核心在于拟合高维函数,通过概率转换实现分类和回归任务。推荐系统本质上是一个二分类问题,即是否向用户推荐某个产品或内容。本文将从工程角度出发,讨论推荐系统在模型训练与预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介绍第四范式分布式机器学习框架GDBT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主要内容包括:
一、推荐系统对机器学习基础设施的挑战
海量数据与高维特征带来的极致效果
在传统的推荐系统中,简单模型或规则已能取得不错的效果,但当数据量增大时,简单的模型无法充分利用数据价值。因此,为了获得更精准的推荐效果,推荐系统需要构建更加复杂的模型,尤其是在面对大量离散特征的情况下,采用高维模型进行分类或排序是必要的。
强时效性带来的价值
用户兴趣随时间变化,因此推荐系统必须具备高时效性。根据数据的新鲜度,推荐系统需要区分“硬实时”、“软实时”和“离线”三种模式。其中,“硬实时”指毫秒到秒级别更新的特征,而“软实时”则涉及小时到天级别的更新。
充分发挥数据价值
要提升模型效果,需解决海量数据、高维模型和实时特征的问题,所有这些都需要强大的AI基础设施提供充足的算力支持。
二、大规模分布式机器学习环境下的算法性能瓶颈及解决方案
算力问题
当前面临的算力挑战主要包括:数据量急剧增加,摩尔定律失效;模型维度高导致单机内存不足;模型时效性要求高,需要快速迭代。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包括分布式计算、异构计算、参数服务器和流式计算等。
网络压力及优化
分布式机器学习框架在处理大规模数据时,会遭遇网络延迟、带宽限制等挑战。通过引入RDMA(远程直接内存访问)技术,可以显著降低网络延迟,提升数据传输效率。
三、第四范式分布式机器学习框架GDBT
GDBT框架概述
GDBT是一个基于分布式数据处理的框架,配备高性能分布式参数服务器。它包括分布式数据源、参数服务器和计算图等核心组件。通过GDBT框架,实现了多种高维算法,如逻辑回归、GBM等,并支持自动化特征提取和AutoML相关算法。
核心组件详解
四、网络压力及优化方向
网络压力大
在分布式SGD中,模型同步时网络延迟成为主要瓶颈。此外,计算加速后,网络带宽也可能成为限制因素。GDBT通过引入RDMA技术,有效解决了这些问题,实现了低延迟和高带宽的数据传输。
综上所述,第四范式分布式机器学习框架GDBT通过一系列创新技术,成功克服了推荐系统在大数据处理和实时性方面所面临的挑战,为AI技术的实际应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