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何时应该使用机器学习或AI,很多人可能会犹豫不决。本文的作者通过自己的经历,总结了何时使用机器学习或AI的经验,希望能帮助读者减少顾虑,更好地享受与机器学习或AI一起探索的过程。
假设你正在处理一个临床试验的数据集,目的是分析患者在60天疗程内接受治疗的情况。为了更具象化,我提供了一组类似的数据:
数据记录了患者在60天疗程内接受治疗的天数,以及相应的治疗剂量。
答案显而易见——17毫克。同样,第四天需要服用41毫克,这个答案也是直接明了。
那么,如果你需要编写一个软件来自动计算1-5天内正确的用药剂量,你会选择使用机器学习吗?换句话说,你会试图从数据中寻找模式,然后将其转化为从输入到输出的模型吗?
实际上,这样做完全没有必要。直接查看数据表就能得到准确的答案,不需要复杂的机器学习技术。
如果数据中存在某种模式,并且能够识别出来,那么可以尝试使用机器学习来预测未来的数据。例如,如果数据中有规律可循,那么机器学习可以帮助你预测第61天的用药剂量。
然而,仅仅在数据中找到一个模式是不够的。这个模式还必须能够在新的情况下依然有效。如果第61天的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导致之前的模式不再适用,那么机器学习可能就无法发挥作用了。
如果数据不能很好地反映未来的情况,比如由于某些突发事件导致规则发生变化,那么之前的数据就变得毫无意义。在这种情况下,机器学习也无法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如果你对第61天的用药剂量感到好奇,可以尝试使用机器学习算法来预测。不过,大多数情况下,直接分析数据可能更为简单有效。
在使用机器学习或AI时,关键是找到合适的应用场景。只有在数据中存在有用且可泛化的模式,并且未来情况相对稳定时,机器学习才能发挥其真正的价值。
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何时应该使用机器学习或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