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3日,ACL 2020公布了录取论文名单后,AI科技回复陆续与哈工大、复旦大学、清华大学合作,举办了五期“系列解读”直播活动,获得了师生们的广泛关注和好评。
接下来,AI科技回复将继续与东北大学自然语言处理实验室合作,延续这一系列的解读直播活动。
东北大学自然语言处理实验室在该领域一直占据重要地位。1980年,在姚天顺教授和王宝库教授的带领下,实验室正式成立。随后,朱靖波教授带领实验室取得了显著成就,其成员在ACL、EMNLP、IJCAI等顶级国际会议上频频亮相。此外,实验室还培养了大量NLP领域的顶尖人才,其中包括现任实验室主任肖桐副教授。
此次,东北大学自然语言处理实验室将带来两场关于ACL的研究分享:
第一场:6月22日,博士生李垠桥将分享“基于扩展搜索空间的网络结构搜索方法”。他在ACL、IJCAI等会议和期刊上发表了多篇论文,并多次参与WMT、CWMT等机器翻译评测。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网络结构搜索、语言建模和机器翻译等。
第二场:6月23日,同实验室的博士生李北将介绍“多编码器是否能有效帮助篇章级翻译模型捕捉上下文信息”。他在ACL、WMT、NLPCC、CCMT、《中文信息学报》等会议和期刊上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并多次参加WMT、CWMT等机器翻译评测。研究方向包括神经机器翻译、深层网络建模、篇章级翻译和解码加速等。
最近,朱靖波和肖桐两位教授合著的《机器翻译:统计建模与深度学习方法》教程受到了广泛好评,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对于希望了解这两位NLP专家最新研究成果的朋友们,这两场直播绝对不容错过。
第一场分享:“基于扩展搜索空间的网络结构搜索方法”
第二场分享:“多编码器是否能有效帮助篇章级翻译模型捕捉上下文信息?”
如何加入?
ACL 2020原计划于2020年7月5日至10日在美国华盛顿西雅图举行,但由于新冠疫情改为线上形式。为了促进学术交流,方便国内师生及时了解自然语言处理(NLP)的最新进展,AI科技回复将推出“ACL实验室系列论文解读”内容,欢迎大家积极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