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上半年,关于营商环境的政策热度显著上升,相关讨论达到460多万条,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数倍。然而,从年中的评分结果来看,实际变化并不明显。这表明虽然营商环境的积极氛围已经形成,但还需要进一步采取措施来改善。
在2018年7月举行的首届第三方评估论坛暨营商环境提升研讨会上,零点有数城市大数据研究院发布了《2018年城市营商环境年中升维报告》。该报告基于大数据分析,总结了284个核心城市营商环境的变化趋势,重点关注了排名显著提升的城市。
零点有数城市大数据研究院监测的284个城市中,排名前50的领先城市和后100的落后城市基本保持稳定,而中间水平城市排名变化较大。这意味着,尽管许多城市出台了大量政策和措施,但整体营商环境并未发生显著变化。
报告显示,沿海城市和部分内陆城市营商环境持续提升,而东北地区的城市则出现了下降的趋势。特别是东北地区的多个城市,整体排名下滑了十多位。这些城市的短板主要集中在创新支持、产业成长和政府办事效率等方面。
一些中西部城市在营商环境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例如汉中、安康、铜川和咸阳等城市,其排名大幅提升。这些城市在文化和商业服务能力方面均有显著提升,甚至在公共厕所数量上的改善也体现了城市服务的精细化和均等化。
排名前十的城市中,北上广深继续领先,天津和厦门也有所提升。青岛的表现尤为突出,从第16位跃升至前列。这些城市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成绩,主要是因为其商业活力较强,特别是在消费吸附能力方面表现优异。
以天津为例,其上半年的商业活力显著增强,尤其是在消费吸附能力和区域经济定位方面。此外,天津还与阿里巴巴合作推动新零售发展,这对其营商环境的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
报告指出,创新支持和专业服务是营商环境提升的重要驱动因素。例如,天津在众创空间和产业园区方面的投入,使得其创新支持指标表现优异。此外,苏州、温州等城市在商业服务业方面的提升也非常显著。
2018年,多个城市积极参与“抢人才大战”,并通过各种措施吸引人才。人才市场吸引力强的城市,如苏州和无锡,其营商环境排名大幅提升。这表明人才是推动城市发展的关键因素。
为了提升城市营商环境,零点有数城市大数据研究院提出了以下建议: 1. 提升消费环境:关注新消费趋势,营造多元化的消费环境。 2. 鼓励创新和创业:统筹考虑创新创业工作,激发市场活力。 3. 加强专业服务:加大对高端商业服务业的支持,提升服务质量。 4. 吸引和留住人才: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确保人才充分发挥作用。
零点有数自1994年起便致力于营商环境评估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数据。通过不断优化营商环境评估体系,他们希望帮助各城市更好地提升营商环境,吸引更多企业和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