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下的网络婚骗
作者头像
  • 李秋婷
  • 2018-09-20 15:32:55 0

无论你是否单身,平时肯定或多或少地接触过婚恋网站的信息。然而,许多人在怀着真诚的心去接触婚恋网站上所谓的“亿万富翁”、“高管”、“上市公司老板”等身份时,由于无法透过网络的虚幻表象看清其真实面目,最终往往会人财两空,甚至白白浪费了自己的感情和青春。

在交友网站上,有人通过多年的网络交流却从未真正见过面;有的人会被对方极为荒谬的借口说服多达200多次,每次汇款金额高达数十万甚至上百万。如果不是这些骗子突然消失,这些钱可能还会持续不断地汇出。为什么这种看似过时的诈骗手法仍然屡屡得逞?接下来,我们将通过几个案例来探讨这个问题。

案例一:神秘身份的“总参军人”实为已婚男子

近年来,随着军旅题材电视剧的流行,一些身材魁梧、肌肉发达的军人形象吸引了许多年轻女性的关注。李女士就是其中之一。她在一家知名的婚恋网站上注册账户后不久,就收到了一封自称姓王的求爱信。这位王某声称自己在国家档案局工作,并且担任总参军人,负责东突恐怖活动的调查。由于工作的特殊性质,他声称自己的手机一直被监控,不能随便打电话或发短信。

在王某甜言蜜语的攻势下,李女士与他确立了恋爱关系。然而,李女士的父母始终觉得王某可疑。为了打消父母的疑虑,李女士邀请王某到家中做客。王某早有准备,当场出示了伪造的军官证,并以涉密为由拒绝拍照。尽管如此,李女士一家依然信以为真。之后,王某以各种理由,如建房、调动工作、陪领导吃饭等,陆续从李女士那里骗取了43500元。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李女士发现联系不上王某,直到有一天,自称是王某同事的人告诉她王某遭遇事故,生死未卜。当李女士提出想去单位看看时,对方立刻挂断了电话,从此再无音讯。事后,李女士的父亲通过私人关系查实,王某原来是因为与妻子关系不佳,才在婚恋网站上注册账号,以假名和单身身份行骗。最终,警方协助抓获了王某,法院以诈骗罪判处他一年两个月的有期徒刑,并处以2万元罚款。

案例二:“霸道总裁”兼“军火枭雄”向我借了1万元

小张是一位学校的教师,她在婚恋网站上收到了一位自称刘某的男子的私信。刘某声称自己是进出口贸易公司的董事长,并在京有房有车,只差一个美娇娘。在不断的交流后,两人约定见面。

在交往过程中,刘某告诉小张他毕业于南京军校,担任过军委秘书,后任总参数字化师副师长,负责军火贸易公司的业务。小张与刘某去饭店、靶场等地游玩时,大家都亲切地称呼他为“刘师长”。小张也在百度上查到过刘师长参加活动的照片,因此相信了刘某的领导身份,并与他发生了关系。由于身份的特殊性,小张与刘某见面次数不多,主要通过电话、短信联系,有时联系不上时,会有自称刘某助理的人与小张联系。

后来,刘某以弟弟打架需要钱,但不方便亲自出面为由,向小张借款1万元,一直未归还。随后,刘某又声称没有住房而拒绝结婚,这让小张产生了怀疑。于是她让朋友通过婚恋网站试探刘某,没想到刘某竟然想与她的朋友交往。刘某的诈骗行为因此败露,小张这才报警。调查后发现,刘某实际上已婚,并且曾因伪造武装部队证件罪被判刑。最终,法院以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罪判处刘某一年八个月的有期徒刑。

案例三:“美籍华人”一人分饰三角骗钱骗感情

李某在某婚恋网站上以美籍华人的身份注册了一个账户,并私信了一位姓高的女士。在微信上聊天后,两人逐渐成为男女朋友关系。为了取得高女士的信任,李某还用另一个微信号扮演自己的母亲,与高女士聊天。之后,李某称弟弟回国锻炼,希望高女士帮忙照顾,并向她汇去了3000元。随后,李某开始以弟弟的身份入住高女士家中,并开始精心行骗。

他以弟弟想旅游锻炼为由,要求高女士先垫付2万元。之后,他又以弟弟需要购买旅游机票、装备等为由,再次让高女士垫付了8000多元。最后,李某又以母亲也要来旅游为由,要求高女士代为接机,但高女士因有事委托朋友前往,朋友察觉异常后报警。经过调查,李某最终被判处十个月的有期徒刑,并处以1万元的罚款。

案例四:女性骗女性,不仅借钱还买了许多名牌包

王某是一位普通的工厂工人,34岁,长相平平。而受害者万婷则是一位留学归来的年轻女性,家庭经济条件较好。两人通过网上聊天相识,期间王某一直用网络上搜索的漂亮女性照片与万婷交流,并示爱她,甚至谈及一起去国外生活。然而,两人认识近半年,却从未见过面。在这段时间里,王某不断编造家中欠债、家人重病等借口,向万婷要钱。

直到万婷的朋友发现了两人聊天记录,提醒她大庆有一位女骗子专门利用同性恋爱行骗,万婷这才意识到被骗。据指控,王某以各种借口从万婷那里骗得了89万余元,以及多个名牌包、钻石戒指、黑曜石项链等贵重物品,总计价值超过67000元。最终,法院以诈骗罪判处王某十年有期徒刑,并剥夺政治权利两年,处以1万元的罚款。

专家分析:网恋诈骗的新手法

专家通过大数据分析指出,当今网恋诈骗的手法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如今,交友网站上的诈骗分子为了蒙蔽对方心智,不再使用简单的嘘寒问暖,而是会先“读懂”你的心。婚恋诈骗的新伎俩,常常让受害者主动“送钱”。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婚恋诈骗分子在初次认识后一个月内首次向对方借钱的比例为42.4%,三个月内首次借钱的比例为33.3%。而在三个月内向“对象”借钱的男性,有75.7%是骗子。由此可见,骗子们的手段日益精进,越来越善于利用人性的弱点。

防范建议

在当前网络环境下,为了防止婚恋诈骗,我们需要提高警惕,采取一些有效的防范措施。首先,选择信誉良好的交友平台,尽量不要在注册时随意透露个人信息。其次,在与陌生人交往时,要谨慎处理借贷行为,务必留下书面凭证。此外,保存好所有与对方的交流记录,以便在必要时作为证据。最后,如果遇到可疑情况,应及时报警,并寻求法律帮助。

这些案例和建议提醒我们,网络交友需谨慎,特别是在涉及金钱和感情时,一定要保持警惕,以免上当受骗。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李秋婷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时代数据网络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