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如今已经不再是高深莫测的独门技术的竞争,而是成熟技术组合搭配的较量。在同一细分市场内,不同品牌和车型如何实现差异化,主要取决于企业对消费者需求的精准把握。
车企通过大数据分析消费者需求,能够更好地进行市场调研、战略规划、产品研发和营销分析,从而做出更为精准的决策。
1月4日,由百度、百家号与中国汽车新闻网联合举办的“2019中国汽车影响力峰会暨颁奖盛典”在北京金茂万丽酒店拉开帷幕。此次峰会旨在通过生态大数据对2018年中国汽车市场进行全面扫描,并对各汽车品牌的传播影响力进行梳理和总结。
在此次峰会上,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分会、中国国际商会汽车行业商会会长王侠分享了关于在整体车市下滑的情况下,如何利用汽车大数据为车企赋能的观点。
大数据将成为车企竞争的关键领域
在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的推动下,中国汽车工业正在迎来新一轮的造车浪潮,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尤其是互联网力量的介入,加速了汽车产业的技术变革和转型升级。
“越来越多的传统汽车制造商意识到大数据的价值及其未来的发展方向,传统车企纷纷与互联网巨头开展跨平台合作,一场围绕大数据价值挖掘的第二战场已经打响。”王侠表示。
诚然,正如王侠所言,未来十年,汽车产业将真正步入大数据时代。首先,汽车本身将全面实现数据化和智能化,尤其是在汽车营销方面,尤其是车主行为数据化成为车企关注的重点。此外,所有驾驶操作及日常习惯,甚至座椅使用习惯都将形成相应数据,以车为中心的各种数据,如零部件、车况、维修保养、交通、地理位置等信息,都将被挖掘并产生巨大价值。
其次,汽车数据资产化趋势明显,大数据能创造巨大的价值,成为车企和经销商的有效资产,从而带来收益。再者,汽车产业将更加智慧化,人与汽车将实现无缝连接和互动,汽车产业大数据将促进智慧型汽车产业的形成,基于互联网的汽车将构建起庞大且多层次的汽车大数据生态系统。
王侠认为,在当前整体车市下滑的背景下,只有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力量,才能有效提升车企竞争力。
创新是车企持续发展的关键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互联网技术,以及新能源、新材料、新工艺等关键技术的不断突破,科技进步的力量深刻影响着中国的汽车工业,并为中国汽车工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尽管2018年市场增长放缓,但行业的创新热情依然高涨,企业合作模式和产业组合模式不断创新,例如新老权力的融合、车企与平台运营商的整合、股比放开后各大车企之间的竞合等。这些创新举措显著改善了汽车产业的格局和生态环境。
创新不仅体现在新技术的创新和突破,还体现在商业模式的创新上。而推动这些创新持续向前发展,需要的是思维方式的创新。只有人的创新思维跟上产业变革的步伐,企业才能在瞬息万变的汽车市场中找到新的方向,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尽管近年来汽车大数据的应用已呈风起云涌之势,但其价值的挖掘仍在不断深化。科技的进步已经超越了现有法规的框架,但随着相关法规制度的完善和社会环境的认可,汽车大数据的应用必将彻底改变整个汽车产业,对汽车大数据的研究也将越来越深入。
“市场停滞或下滑,是对产品是否过硬、抗冲击能力是否强大、资源整合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否扎实的综合考验。应将工作重心从市场预测转向内在能力的打造,坚定信心,不忘初心,朝着既定方向坚定前行,为中国汽车产业发展书写新的篇章。”王侠总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