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7日,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在京举办了“慧”系列智能知识服务产品的发布会。
会上,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张涛院士指出,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数据量呈爆炸式增长,数据密集型科研模式逐渐成为主流。科研人员对科研信息和科研互动的需求日益增加,尤其在学科交叉领域,他们对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再到市场开发的整个创新链上的文献情报梳理需求迫切。然而,海量数据分散且孤立存在,导致科研效率低下,科技信息服务手段亟需革新,知识服务的范畴也需要扩展。
“慧”系列智能知识服务产品是中国科学院在科技大数据平台上研发的,旨在为科学家提供智能知识服务。该项目突破了传统的数据计算型知识发现和情报分析模式,解决了科技大数据分散无法整合的问题,提升了科研效率,并促进了数据流通。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主任刘会洲介绍,“慧”系列产品通过智能知识分析、精准知识发现、及时前沿追踪、自动化知识推送和开放学术交流五大功能,展示了“智能、精准、及时、自动、开放”的服务理念。“慧眼”和“慧科研”等产品,利用知识图谱和深度学习技术,实现了海量科技大数据的高效组织,构建了一个涵盖文献检索、精准推送、智能分析、学术交流、资源共享及科研管理的开放学术生态系统。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主任彭以祺表示,这种服务模式和产品对于推动科技创新引领的知识服务转型至关重要,对我国科技文献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科技大数据作为国家信息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对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抓住了这一时代机遇,建成了科技大数据平台,将关键的基础战略资源汇聚协同,成为了推动科学发现和知识创新的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