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家大数据战略的重要参与者,运营商具备先天的优势,如数据安全保障、基础算力支持和平台系统运维等,这使得它们在大数据产业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
联通大数据有限公司作为运营商中的佼佼者,是中国联通全网数据商业运营的唯一出口和合作平台。其业务以“聚焦·创新·合作”为核心战略,秉持“创新改变世界,数据联通未来”的理念,致力于推动数字资源整合与开放共享,保障数据安全,努力成为值得信赖的数据智能服务商。
近期,环球网对联通大数据的首席技术官兼数据科学家宋雨伦博士进行了专访。他在数据科学领域有着多年的丰富经验,专注于探索海量运营商数据在民生、政务和经济等领域的最佳实践。
宋雨伦博士指出,“聚合数据、建设平台、攻克技术、制定标准、促进应用、形成体系、推动产业”是联通大数据的核心发展思路。中国联通率先实现了全网数据的集中管理,并在数据处理、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算法应用、图数据库及人物关系图谱构建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实力。此外,联通大数据不仅提供IaaS、PaaS、SaaS等服务,还提供MaaS(数据模型服务)和DaaS(数据API接口和数据托管)服务,旨在通过对数据的深度开发和加工,以及平台能力的建设,为企业和政府提供更加精准的决策依据,从而更好地服务大众。
保护用户数据隐私和安全是联通大数据的首要任务。联通大数据始终将用户信息安全放在首位,确保数据在可控范围内使用,提供稳定、高效的大数据运营服务。为此,公司建立了严格的内部控制和审计机制,对用户数据进行加密、脱敏和隔离,禁止工作人员直接接触完整的用户数据,并严格控制涉及个人或终端的数据授权和使用。联通大数据始终坚持“数据安全是生命线、安全事件零容忍、敏感数据不出门”的原则,建立了一套涵盖数据全生命周期的安全体系,实现了既定的信息安全目标。
宋雨伦博士认为,数据的本质在于服务。数据应当“从民众中来,服务于民众”,真正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互联网公司通过直接服务C端用户获取收益,而联通大数据则通过服务B端和G端间接服务C端用户,为社会、机构和政府提供数据决策支持,从而惠及民生。
宋雨伦博士还认为,三大运营商之间并非竞争对手,而是合作伙伴。如果能够加强彼此间的联系与合作,互补业务能力,就能更充分地发挥运营商大数据的价值,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谈及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关系时,宋雨伦博士表示,大数据是人工智能的基础,人工智能则是大数据的高级应用。虽然人工智能仍处于初级阶段,但只有将目标优化和策略优化有效结合,才能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从而更好地替代人类进行识别和判断,做出有效决策。目前,联通大数据正在这两个方向上努力,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向前迈进。
自2012年联通启动全国数据集中统一管理以来,经过多年积累与发展,联通大数据在数据集中、数据管理、平台建设、产品优化、对外开放、商业化探索和服务运营等多个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已成为行业的领头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