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球经济复苏超出预期,但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仍然显著,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尚未得到有效解决。在新一轮技术革命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且劳动生产率难以快速提升的背景下,金融市场中的“黑天鹅”事件和全球债务问题将成为拖累2018年全球经济增长的两大风险因素。此外,还需要密切关注逆全球化趋势、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部分大宗商品价格下降、跨国资本无序流动以及地缘政治冲突加剧等因素对世界经济波动及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可能带来的巨大不确定性。尽管如此,全球茶叶消费依然保持增长态势。过去十年,全球茶叶种植面积和产量持续增加,供大于求的问题依旧突出。据联合国粮农组织预测,若各茶叶种植国不严格控制茶园种植面积并加强茶叶质量安全管理,未来十年全球茶产业将继续面临供大于求的局面,茶叶出口平均单价也将继续下滑。
2017年,全球茶叶种植面积达到489万公顷,茶叶产量为581.2万吨,消费量为557.1万吨。过去十年间,全球茶叶种植面积稳步增长,从2008年的342万公顷增至2017年的489万公顷,增幅达43.0%。其中,中国贡献最大,2017年新增茶园面积15.6万公顷,占全球新增面积的91.8%。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茶叶种植国,2017年种植面积为305.9万公顷,占全球总量的62.6%。其次是印度,种植面积为59.0万公顷,占12.1%。印度虽是全球第二大茶叶种植国,但年增长面积较小,2017年仅增加了1.3万公顷。其他主要产茶国包括肯尼亚(23.9万公顷)、斯里兰卡(20.3万公顷)、越南(13.4万公顷)和印尼(11.7万公顷)。2017年,全球十大主要产茶国中,斯里兰卡、越南、缅甸、土耳其、孟加拉的种植面积保持不变,中国和印度有所增长,而乌干达则快速增长,成为第十一大产茶国。
近年来,全球茶叶产量持续增长,中国是推动这一增长的主要力量。2017年,全球茶叶产量为581.2万吨,其中中国产量最高,为260.9万吨;其次是印度,产量为132.2万吨。全球茶叶产量的增长主要得益于中国、印度和肯尼亚的贡献,其中中国贡献最大,其次是印度和肯尼亚。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土耳其的茶叶产量接近全球第四大茶叶生产国斯里兰卡,未来有可能超过斯里兰卡。
全球主要生产的茶类为红茶和绿茶。2017年,全球绿茶产量为201.8万吨,比2008年增长了73.4%;红茶产量为379.4万吨,增长了35.5%。虽然红茶仍是主要消费品种,但绿茶的消费比例正在逐渐上升。
2017年,全球茶叶出口量为179.1万吨,略低于2016年的179.9万吨,减少了0.8万吨,降幅为0.4%。然而,全球茶叶消费国只有30.8%的产量用于出口,大多数茶叶在国内消费,尤其是中国和印度。2017年,全球绿茶出口量为38.8万吨,比2016年增长了6.7%;红茶出口量为140.3万吨,减少了2.4%。尽管如此,红茶依然是主要出口品种,占全球茶叶出口总量的78.3%,绿茶占比为21.7%。
目前,全球茶叶出口量最大的国家是肯尼亚,出口量为41.57万吨,占全球出口总量的23%。其次是中国,出口量为35.53万吨,占20%。斯里兰卡、印度、越南、阿根廷等国家也位列前十。中国茶叶出口再次超越斯里兰卡,跃居世界第二位。除了中国、印度、印尼和坦桑尼亚外,其余前十大出口国的出口量均有所减少。
2017年,全球茶叶出口额排名前三的国家分别为中国、斯里兰卡和肯尼亚。其中,中国的茶叶出口额为16.10亿美元,斯里兰卡为14.59亿美元,肯尼亚为12.50亿美元。尽管日本茶叶出口量未进入全球前十,但其出口额却位居全球第六。
2017年,全球茶叶出口略有下降,但幅度不大,仅比2016年减少1.7万吨,降幅为0.98%。全球茶叶出口量最大的国家依次为巴基斯坦(17.5万吨)、俄罗斯(16.3万吨)、美国(12.6万吨)、英国(10.9万吨)、埃及(9.7万吨)、伊朗(6.3万吨)和土耳其(3.9万吨)。除了美国、伊朗和阿联酋外,全球前十大茶叶出口国的出口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以上数据和分析来自《2018中国茶叶行业发展报告》,作者为朱仲海,他是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的常务副秘书长,拥有丰富的茶叶行业经验。如需了解更多茶叶相关知识,可以咨询南茗佳人的高级评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