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19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简称数博会)的临近,“中国数谷”贵阳吸引了广泛关注。
曾经默默无闻的西部省会城市贵阳,其经济增速已连续五年在全国省会城市中名列前茅。这背后,大数据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21%。
大数据不仅带来了显著的数字变化,也深刻影响了贵阳的社会经济发展。
越来越开放、自信的贵阳,通过数博会与世界对话,展现了独特的魅力。
一个有趣的例子展示了贵阳如何利用大数据提升公共服务效率。
英国广播公司的记者约翰·萨德沃思曾假装逃犯,但很快就被贵阳警方抓获。原因是他的照片被录入数据库,并通过“天网工程”系统实时监控。该系统将公安、通信、银行、水电、公交、网络社交等多种社会信息整合起来,实现数据的实时交互和比对。通过大数据技术,犯罪嫌疑人难以逃脱法网。
数据显示,贵阳公安系统的大数据平台可以实时追踪人员活动轨迹,0.6秒内即可锁定嫌疑人的行踪。过去,贵阳市“两抢一盗”案件频发,每天甚至多达上百起。然而,2016年这一数字降至每天2.6起,2017年每天1.6起,2018年更是降至不足一起。
从警务到政务,再到民生领域,大数据不再是虚无缥缈的概念,而是切实可行的应用。市民的生活变得更加安全便捷。
易鲸捷是一家致力于开发自主可控核心数据库产品的公司。该公司创始人表示,他们的目标是为中国提供能够应对大数据时代挑战的产品。易鲸捷从贵阳起步,现已成功进入国际市场,在金融和高科技领域崭露头角。
另一家本土企业——货车帮,合并为满帮集团后,成为福布斯“中国50家最具创新力企业”之一,市场估值达到65亿美元,国内市场占有率高达80%。
国内外大数据巨头如英特尔、富士康、阿里巴巴和华为等纷纷入驻贵阳,推动了当地大数据产业的发展。目前,贵阳已有超过5000家大数据企业,涵盖了数据清洗、分析应用、金融、物流、医疗、精准扶贫等多个领域。
据贵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徐昊介绍,2018年,贵阳大数据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000亿元,同比增长22.4%,大数据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1%。
按照贵州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贵阳积极布局,将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老干妈”公司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原材料采购、生产、营销、质量检测等环节进行精细化管理,实现了成本节约15%至20%,并使产品畅销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
大数据不仅是贵阳发展战略的选择,也是推动其弯道超车的关键因素。通过大数据,贵阳这座“不靠江、不靠边、不靠海”的山城,迸发出强大的活力,走出了一条后发赶超的道路。
贵阳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戴建伟认为,大数据对贵阳的影响,更深层次的是改变了人们的观念。贵阳市委书记徐昊表示,大数据使贵阳站在了世界前沿,增强了市民的信心和发展自豪感。如今,贵阳市民的眼中充满了希望,不再黯淡无光。
日益自信的贵阳人,渴望与外界交流。因此,数博会应运而生。自2015年以来,数博会已成为展示大数据创新成果、聚焦大数据前沿话题、对话行业领袖的重要平台。每年5月,业界巨擘齐聚贵阳,共襄盛举。今年的数博会,包括201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罗默在内的多位国内外专家将同台论道。
日前,贵州省委书记孙志刚在调研2019数博会筹备情况时表示,将继续推进大数据战略行动。贵州省委副书记、省长谌贻琴曾借用一句网络流行语说:“确认过眼神,大数据就是贵州要找的‘人’。”
找到正确的方向,贵阳正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以促进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条长达20公里的数博大道将在数博会期间开放,这不仅是一条展示前沿科技成果的产业大道,更是一条开放大道。
贵阳的目标是在三年内建成永不落幕的数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