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首发 | 面向多行业提供空间大数据产品,「大地量子」完成数百万美金Pre-A轮融资
作者头像
  • 朱颖
  • 2019-08-02 08:33:43 0

近日,36氪了解到,空间大数据平台“大地量子”已完成由SIG投资的数百万美元Pre-A轮融资。公司创始人王驰表示,这笔资金将主要用于新技术研发及市场推广。

此前,36氪曾介绍过该公司的技术和应用情况。大地量子成立于2017年,通过整合海量卫星遥感数据,并结合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处理,现已开发出基于API的空间数据平台,涵盖作物识别、污染监测、大坝变形等多种空间数据产品。截至目前,大地量子已处理的卫星影像规模接近3PB。

自上次融资以来,大地量子取得了多项进展:

  • 平台建设方面,公司完成了从概念到实际应用的转变,完善了数据预处理和深度学习算法,并将这些技术融合成一个标准化的API产品,提供给客户。

  • 商业拓展方面,大地量子不仅在农业领域与合作伙伴展开合作,还扩展到了国土空间规划、大坝变形监测、污染监控、金融服务等多个行业。

根据美国忧思科学家联盟(UCS)的数据,截至2018年4月,全球共有684颗遥感卫星。中国也拥有多颗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如高分一号、高分二号和资源三号。这些卫星每天收集大量遥感数据,只有将这些数据应用于实际业务中,才能真正实现数据的价值。

大地量子的目标是整合多种卫星数据源,利用AI算法将这些数据转化为独特的信息产品,如全美大豆分布图。公司通过与各领域的合作伙伴合作,形成完整的业务闭环,进而将这些产品推向保险公司、金融机构、政府部门和科研机构等终端用户,从而高效推动大规模的应用。

大地量子专注于提供技术支撑,其核心技术主要集中在卫星遥感数据处理和数据分析方面。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公司配备了高性能计算资源,通过辐射校正、几何校正、大气校正和数据融合等步骤进行预处理,对于低分辨率或时间分辨率不足的数据,采用超分辨率技术进行补充。

在数据分析层面,大地量子自主研发了一套AI深度学习算法。该算法的精度直接影响最终数据的准确性。大地量子的算法将卫星遥感数据分割成若干单元,通过训练算法识别目标物,如农作物在不同波长下的反射率差异,从而实现精准识别和提取。这一算法能够支持光学、多光谱和雷达影像的自动识别和提取。

在商业模式上,大地量子不直接向客户提供技术,而是根据客户需求提供定制化的数据产品。公司拥有通用的基础技术,因此也在多个行业开展研究,如城市规划、桥梁和大坝监测、环境污染监测等。

此前,大地量子曾在2018年1月获得德迅投资的近千万人民币天使轮融资。

关于投资逻辑

SIG合伙人郭路

SIG一直非常重视人工智能驱动的数据分析领域。随着卫星数据量的快速增长和遥感图像分析技术的进步,这一领域迎来了巨大的商业机会。大地量子的团队具备推动这类应用所需的关键条件。

德迅投资董事长兼腾讯联合创始人曾李青

作为大地量子的天使投资人,我很高兴看到公司在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大地量子致力于解决一个庞大的问题,并且一直稳步进行技术创新,规范化的数据平台模式也为下游行业带来了新的思路。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朱颖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多行业成数数据产品量子美金首发融资大地面向提供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