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深度运用
作者头像
  • 智能飞机
  • 2019-09-05 11:38:01 1

一、大数据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应用现状

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管理和运行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以中国为例,城市化速度显著,从1978年的17.8%增长到2017年的59%。快速的城市化带来了不少新问题,如二元社会向三元社会转变,城市人口管理变得复杂,交通拥堵、安全事故、公共安全等问题日益凸显。

为应对这些挑战,各国纷纷将智慧城市建设视为解决问题的关键。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智慧城市实施国之一,智慧城市建设已成为重中之重。随着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中国的智慧城市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智慧城市建设涵盖城市运行的各个方面,包括智慧公安、智慧交通、智慧电网、智慧水利、智慧教育、智慧城管等项目。

例如,“雪亮工程”作为公共安全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实现全方位、全天候的安全监控。目标是在2020年前,形成涵盖中央、省、市、县、乡、村六级的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系统。全国范围内,每年将选择50个左右的地区进行重点支持,预计到2020年,国家将投入超过100亿元支持“雪亮工程”。

在智慧城市建设的实际操作中,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是主要的技术支撑。城市数据量快速增长,根据IDC的数据,全球所有信息数据中90%产生于近几年。预计到2020年,数据总量将达到44ZB,每人平均将拥有5200GB以上的数据。

二、大数据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作用与地位

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大数据的角色已经从简单的技术支持转变为城市管理和运营的核心要素。随着城市规模扩大、人口增多、复杂性增加,传统的管理模式已无法满足需求。精细化管理需要全面的数据分析和科学决策,大数据成为智慧城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实现数据驱动型城市的重要基础。

三、大数据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瓶颈与挑战

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大数据的应用面临一些挑战:

  1. 数据壁垒:数据共享和拉通存在严重障碍。不同部门间的协调困难,导致数据难以全面整合和共享,影响智慧城市的建设基础。

  2. 数据质量问题:历史建设缺乏顶层设计,导致数据质量和可用性不高。许多政府部门的数据采集频率低,数据管理不足,影响数据的有效性。

  3. 缺乏体系规范:数据管理与应用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导致数据采集、更新和利用不足,数据利用率低。

四、大数据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案例解析

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大数据在公共安全领域的应用尤为广泛。以某市智慧警务建设为例,该市的智慧警务依托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视频联网、数据分析等技术,以公安信息化为核心,通过泛在连接、深入洞察、智能赋能的方式,推动警务信息的整合、共享和深度应用。

该市的智慧警务建设分为三个部分:“三张网、一中心、四应用”。其中,“三张网”包括公安信息专网、公安视频专网和互联网,承载智慧警务的构建。“一中心”是智慧警务数据中心,负责数据的存储、分析和处理,提供内部和外部的数据服务。“四应用”包括智慧分析、智慧防控、智慧视频和智慧服务,分别实现数据分析、安全态势监控、视频大数据应用和公众服务等功能。

五、大数据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未来前景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发展,城市各行各业已基本建立起大数据基础体系。未来的智慧城市建设将更加注重跨行业数据的整合和应用,突破行业壁垒,实现更高效、精准的数据应用。大数据理念和方法论将成为标准化思维的一部分,随着数据采集、管理、解析等技术的发展,大数据将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形成更全面的覆盖。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智能飞机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城市建设深度运用智慧数据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