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梁区委书记唐小平:运用大数据智能化建设“数字龙乡”
作者头像
  • 王恩慧
  • 2019-09-05 14:32:34 2

8月26日,2019年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在重庆拉开帷幕,各区县纷纷展示了各自的智能产业成果。铜梁区委书记唐小平在华龙网的“智博会特别会客厅”与网友在线交流,介绍了铜梁区在智能产业、智能制造等方面的发展成就。铜梁区正利用大数据智能化技术建设“数字龙乡”。

智能产业聚集

近年来,铜梁区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工业步入了高质量、快速发展的轨道。唐小平指出,铜梁区以创建国家高新区为动力,大力推行“工业跃升倍增计划”,致力于建设“数字龙乡、智造高地”。

引进智能企业

铜梁区成功吸引了云丁网络技术公司、猎声电子、杰尔电子等20多家智能终端企业入驻,形成了以智能家居、智能家电、智能穿戴设备为主的小米生态链。此外,通过安碧捷等公司的智慧医疗项目,以及威斯特公司的智慧电梯项目,铜梁区去年的智能制造产业产值增长了28.33%。

推动智能化改造

铜梁区积极推行“机器换人”和“数字化装备普及”等措施,全年共有38个智能化、数字化改造项目,其中7个项目被列入2019年全市重点智能化改造项目。

创新人才培养

铜梁区树立互联网思维,积极推进环大学城协同创新区建设,与重庆大学、东北大学及北京科技大学、中科院重庆分院等机构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出台了“龙乡人才政策十条”,引进了一批高层次急需人才,建立了35个市级以上研发平台和6个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新培育了57个高新技术产品,发展了78家高新技术企业。

优化营商环境

铜梁区通过大数据智能化手段,显著提升了营商环境。唐小平介绍,铜梁区简化了行政审批流程,将55个环节优化到21个,实行在线并联审批,将涉企审批时限从原来的267个工作日压缩到15个工作日以内。

承诺制信任审批

铜梁区还推行了承诺制信任审批制度,允许企业在符合相关条件的前提下,通过承诺签字获得审批,从而实现“宽审批、严监管”。

综合服务窗口

为了方便群众办事,铜梁区设立了无差别综合服务窗口和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实现了“一窗通办、一网通联、限时办结”。

建立诉求办理指挥中心

铜梁区建立了诉求办理指挥中心,确保群众诉求能够迅速响应和解决。

实现监管智能化

铜梁区借助“互联网+”技术,构建了应急管理信息化系统和指挥平台,实现了隐患在线排查和及时整改。在全区重点区域设置了2000多个监控摄像头,建立了视频数据库、基础数据库和隐患数据库,实现了24小时在线监控。

实时在线处置

铜梁区在区应急局设立了指挥中心,在各镇街和相关部门设立了分中心,实现了全区应急管理的统一调度和数据共享。自去年以来,全区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

数字乡村建设

2017年,京东云落户铜梁,与铜梁区合作打造了全国首个服务农业全产业链的“神农大脑”综合平台,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唐小平表示,铜梁区正在全力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全面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

完善基础设施

铜梁区大力实施农业基础设施补短板三年行动计划,完善了水、电、气、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全区行政村实现了光纤全覆盖,4G信号也实现了全面覆盖。

建设电商平台

铜梁区依托京东、阿里巴巴等电商平台,建立了覆盖全区266个村的电商平台,推广小品种与大品牌的结合,形成了“铜梁龙柚”、“原乡小艾”等知名品牌。

“神农大脑”助力农业

铜梁区通过“神农大脑”平台,利用农业大数据,对农业供应链进行精准管理,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铜梁区将继续推动大数据智能化的应用,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再造一个铜梁工业。唐小平表示,铜梁区将抓住智博会这一契机,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经济和生活的智能化升级。

智造集群

铜梁区将深化实施科技型企业引育工程,争取在未来三年内再造一个铜梁工业,使其达到千亿级国家高新区的规模。

创新研发

铜梁区将进一步推进“机器换人”工程,推动装备、生产线、车间和工厂的数字化、自动化进程,加快互联网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销售物流等环节的应用,力争到2021年建成5个以上的国家级平台。

智慧应用

铜梁区将进一步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数据采集和分析应用能力,大力推广“云长制”,打造智慧商圈、智慧旅游、智慧城管、智慧教育和智慧社会治理,全面提升城市服务智能化水平。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王恩慧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龙乡铜梁小平区委智能化书记运用数字数据建设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