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大数据发展势头强劲,人才总量已达17万
贵阳日报
近日,贵阳市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听取并审议了贵阳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贵州省大数据发展运用促进条例》和《贵阳市政府数据共享开放条例》(以下简称“两条例”)落实情况的报告。
报告显示,2019年贵阳市大数据人才总量达到了17万人。执法检查主要围绕大数据战略行动展开,重点关注大数据与实体经济、乡村振兴、民生服务和社会管理的深度融合。会议督促各级政府及相关机构切实履行法定职责,推动数字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自两条例实施以来,贵阳市政府及相关机构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使得大数据产业发展迅速,数据融合更加紧密,各行业间的合作也更加深入,为贵阳市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贵阳市非常重视人才队伍建设,支持贵州大学、贵州财经大学等高校设立大数据相关学院,培养大数据专业人才。同时,实施大数据人才“十百千万”培养计划,2019年大数据人才总量已达到17万人,初步形成了一个层次分明、结构合理、保障有力的人才队伍,为大数据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目前,贵阳市规划和储备了105个重大项目,涵盖了智慧应用、公共服务、楼宇建筑等多个领域,总投资额达725.1亿元。其中,首批启动的数字孪生城市物联网感知实验点和DELL国际软件园贵阳软件服务外包基地项目等20个项目的总投资额为22亿元。
据贵阳市人民政府透露,2018年,贵阳市大数据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达到了1000亿元,同比增长22.4%;进入省统计局平台的企业数量达到1632家;工信部500万元口径的软件业务收入完成了140亿元,同比增长27.3%;电信业务总收入为463亿元,同比增长140%,大数据与实体经济的融合指数达到了45.3,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8.4。
今年上半年,工信部500万元口径的软件业务收入达到了81.57亿元,同比增长18.31%;电信业务总收入为311.03亿元,同比增长75.8%。
然而,贵阳市在大数据发展的过程中还面临一些挑战,包括统筹规划和制度建设需要进一步完善,产业规模和集聚效应需进一步增强,政策和资金的作用需进一步提升,人才引进和培养难度仍然较大,以及数博大道的建设进度需加快。
来源丨贵阳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