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这个词大家已经很熟悉了,最近大火的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中提到的“大案牍术”,其实就是古代版本的“大数据”和“云计算”。原来古人早就开始运用“大数据”来解决社会问题了!
那么“大数据”究竟有多强大呢?江苏省江阴市就利用它来解决信访矛盾问题。近年来,江阴市探索建立了全要素网格化的社会治理机制,将信访矛盾排查化解融入网格,借助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对信访形势进行分析研判,并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数据对比分析,力求第一时间发现、预警、介入和处理矛盾。
当社会治理与科学技术相结合时,会产生什么样的新效能呢?江阴市构建了一套网格化管理系统,接下来我会详细介绍。
[b]网格构建,“一长五员”[/b]
在不破坏现有的行政区划和管理结构的基础上,江阴市以自然村和住宅小区为基本单位,以300户或1000人为基本标准,形成了一个横向连接市级机关部门、群团协会和企事业单位,纵向贯通镇(街道)、村(社区)的管理网络。江阴市成立了综合管理服务指挥中心,下辖17个一级网格(镇、街道)、269个二级网格(行政村、社区)、1961个三级网格(自然村、住宅小区),并实行“一长五员”的管理制度。
[b]“一长”[/b]:即网格长,分为一级网格长和二级网格长。
他们分别由镇(街道)的主要领导和村(社区)的党支部书记担任,主要职责是指导、监督和检查负责的网格工作,协调处理网格巡查中发现的问题。
[b]“五员”[/b]:即网格员、信息员、巡查员、联络员以及督查员。
[b]接入信息,动态跟踪[/b]
综合管理服务指挥中心主导开发了江阴市智慧城市综合管理平台(以下简称“平台”),该平台接入了公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访等多个信息系统,能够查询全市20多个部门的220多万条基础信息。“一长五员”可以通过平台的数据分析功能,动态跟踪网格内的热点问题,了解公共交通、水利监测、公共服务等方面的运行情况。
这样一个强大的数据库是如何运作的呢?
(来源:国家信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