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鹏教授:智能制造运用落地生根,“江苏智造”进入疾速增长期
作者头像
  • AI广仁
  • 2019-10-15 12:04:27 0

自10月4日起,新华日报财经客户端推出了“礼赞70年·致敬江苏高质量发展——江苏智造晋级录”专题策划,向江苏工业发展的奠基者和奋斗者致以敬意。清华大学博士、南京大数据研究院院长兼云创大数据总经理刘鹏教授接受了新华日报财经专题采访,并分享了他的专业见解。

国庆期间,江苏巡礼彩车亮相天安门广场,吸引了众多目光。彩车上展示了包括蛟龙号深潜器、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徐工全地形智能工程机械以及“智能核心”和“云平台”等标志性的科技与智能制造元素,展现了江苏在科技和智能制造领域的卓越成就。

作为制造业大省,江苏的“江苏制造”品牌在巡礼彩车上得到了充分展示,表明江苏的制造业正逐步升级为“江苏智造”。从“制造”到“智造”,这一转变体现了新时代“强富美高”新江苏的创新精神,是江苏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里程碑。

“江苏智造”意味着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这一转型背后,离不开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支持。这些技术正在如同当年的蒸汽机和石油一样,深刻改变着现代生产环境。

江苏在智能制造领域拥有显著的先发优势。据统计,2018年,江苏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分别占全国的12.5%和12.8%,位列全国第一。江苏制造业不仅产业体系完备,而且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方面也占据重要位置,全国超过五分之一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源自江苏。

江苏省在2017年发布了《江苏省“十三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并在2018年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智能制造发展的意见》,明确将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江苏省人工智能学会秘书长房伟在接受采访时指出,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将助力江苏省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江苏在数字经济方面具备先发优势。截至2018年,江苏的信息化指数在全国排名第三,数字经济规模则位居全国第二。面向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的5G规模组网实验网建设已经在江苏启动,南京和苏州成为了首批5G试点城市。此外,江苏在智能交通综合测试基地建设方面也取得了进展。

江苏高校数量和“双一流”建设高校数量均居全国前列,科教资源丰富。在人工智能产业人才培养方面,江苏在全国排名第二,拥有人工智能相关软件和电子产业规模同样位居全国第二。无锡市在物联网产业发展方面更是处于领先地位,成为全球物联网发展的重要中心。

江苏在构建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生态方面也走在前列。南京和苏州等地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智能制造产业链,并在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例如,南京江北新区致力于打造国家智能制造新区,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江宁区、雨花台区等重点发展人工智能、工业机器人和工业软件等领域。建邺区和浦口区等高新区则主攻人工智能产业方向。南京在智能软件、图像识别、智能机器人和智能传感与芯片等领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产业集聚效应。

苏州在智能制造、语音识别和智慧医疗等领域也有明显的优势。苏州工业园区是国内首个明确提出聚集人工智能,并出台专门政策鼓励发展的开发区。目前,园区内已经聚集了600多家人工智能相关企业,从业人员超过2万人,2018年产值超过250亿元。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AI广仁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刘鹏增长期疾速江苏生根落地运用教授智能进入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