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望全国首个“区块链+大数据+教育”项目:当教育遇上区块链会发生什么?
作者头像
  • 撒靓瑶
  • 2020-04-03 15:12:01 0

探访全国首个“区块链+大数据+教育”项目:当教育遇见区块链

近日,全国首个“区块链+大数据+教育”项目——廊坊市教育数据监测平台建设项目顺利通过验收,为利用可信数据推动智慧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示范案例。

近年来,区块链技术在各个行业的应用日益广泛。廊坊市教育数据监测平台项目融合了大数据和区块链技术,致力于挖掘和再利用教育数据的价值,以满足教育管理部门的监管、评估和决策需求,提升廊坊市教育服务的质量。

“哪个学校存在什么问题,了如指掌”

——区块链技术助力教育智能化管理

当前,区块链技术在金融等领域应用较多,但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廊坊走在了前列。去年10月,京津冀大数据教育区块链实验区在廊坊启动建设,这是全国首个此类实验区,旨在推动区块链技术与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深度融合。前不久通过验收的廊坊市教育数据监测平台项目,正是这一实验的重要应用之一。

在廊坊市教育数据监测平台上,所有县(市、区)的教育数据已被录入。打开教育优质均衡分析的“政府保障程度概览”栏目,可以看到各县(市、区)在15个测评项目中的达标情况。无论是师资配备、校舍建设还是班额大小,每个学校的具体问题都清晰可见,并能自动对比分析。

“信息技术正在改变各行各业的形态,教育也不例外。我们必须适应数字化时代的趋势,利用信息技术推动教育现代化。”廊坊市政府总督学许红伟博士表示,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使我们能够实时记录和存储各项监测数据,及时发现并解决薄弱环节,从而有针对性地改进工作。

在廊坊市教育数据监测平台的区块链部分,可以看到每个教师的信息均被“上链”。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特点,任何信息的变更都会被记录下来。例如,一名教师的信息变更,其具体日期和操作人员均可查询到。

在教育领域,数据库容易遭受攻击,导致数据被篡改或丢失,影响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区块链技术的主要特点在于透明化、留痕和数据不可篡改。清华大学清华-青岛大数据工程研究中心物联网区块链实验室主任武井刚指出,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提高教育数据的安全性和真实性,推动教育从技术化向信息化转变。

“对孩子成长过程进行全面评价,进行精准画像”

——大数据促进教育评价体系变革

去年10月启动的京津冀大数据教育区块链实验区由北京通州区、天津武清区和廊坊三地教育部门联合启动,旨在建立大数据平台,记录学生的成长轨迹,形成学生个人成长档案,为诚信教育和社会诚信建设奠定基础。

在廊坊市教育数据监测平台上,可以看到每个学生的学习成绩明细。系统自动分析得出学生的强项和弱项,并提供综合评价,涵盖学业水平、德育水平、健康状况、特长、诚信状况和心理发育等多方面内容。

“我们利用区块链技术的留痕和不可篡改特性,为每个孩子建立成长档案,以便全面评价其成长过程,提供精准画像。”许红伟说,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也为高校录取时提供了更全面的参考依据。

当前,我国教育信息化存在数据孤岛等问题。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为教育带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京津冀大数据教育区块链实验区将在京津冀三地教育系统中建立12个区块,实现数据共享和交流。

“当前的教育体制下,教育资源的共享仍面临许多障碍,比如教师的创新成果难以得到保护。”许红伟说,利用区块链技术,可以确保教师的创新成果永久留痕,保护版权,同时也能激励分享。

区块链系统的透明化和数据不可篡改等特点,适用于学生信用管理、升学就业、资质证明、产学合作等多个方面,对教育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区块链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不仅可以改变教育评价体系,还有助于推动社会诚信体系的建设。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撒靓瑶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区块教育探望遇上发生项目数据什么全国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