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获取更多楼市信息和房价数据。
在分析楼市时,保持客观和中立至关重要,不应掺杂个人偏见,更不能为了小利误导他人。因此,客观分析的基础在于用数据真实反映房地产市场的现状。在这方面,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提供的信息尤为独立和公正,值得每位购房者和房产从业者密切关注。近日,该机构发布了最新的中国房地产大数据报告,详细分析了当前楼市的真实情况,我们认为其内容非常具有价值,值得参考。
以下是报告中的重点内容:
买房需谨慎,后悔莫及,请先阅读“楼市实战,买房路上12堂必修课”。
楼市真相一: 房价可能实现软着陆。本轮房地产繁荣周期因去库存和货币化棚改政策而起,现已接近尾声。除非出现新的房价下跌因素,否则楼市难以快速复苏,房价总体呈下降趋势。不同城市间的房地产发展差异显著,部分城市可能出现较快下跌。一线城市房价普遍下跌,二线城市房价可能小幅下跌,而三四线城市则已进入下行阶段。
楼市真相二: 租房市场热度下降,全国22个主要城市的房租持续下滑。自7月以来,房租连续三个月下降,10月份跌幅进一步扩大,环比跌幅超过1.2%。这表明,近年来住房成交量创新高后,大量租户搬入新购房屋,导致租房需求减少,房租进入下降通道。
楼市真相三: 核心城市的新房价格季节性波动较大,但总体趋于稳定。二手房成交量有所回落,短期内房价上涨动力减弱,预计成交量将继续下降。一线城市如广州、北京、上海的房价相对低迷。准一线城市中,天津、重庆、青岛、济南、长沙、武汉的房价也较为疲软。其中,青岛房价同比下降11.67%,济南下降8.89%,长沙下降6.62%,武汉下降3.9%。
楼市真相四: 房地产融资政策依然严格。从融资角度看,房地产相关信贷仍然受到严格管控,房地产融资环境依旧紧张。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近期再次强调了抑制房地产泡沫化的必要性。房地产调控政策未松动,意味着短期内房价不会大幅上涨。受全球经济环境及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当前楼市观望情绪浓厚。在“房住不炒”的长期定位下,货币宽松政策短期内达到顶峰,房价下跌预期逐渐减弱。
随着住房市场从快速增长转向总体稳定,部分城市房价进入下行阶段,维持信贷规模的稳定性显得尤为重要。由于当前房地产企业的短期资金压力增加,若年底回笼资金不理想,期房烂尾或延期交付的风险可能会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