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教育局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示范培育推广计划”项目总结交流会上,再次被评为2018-2019年度全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典型案例。此次评选进一步肯定了贵阳市在“大数据+教育”领域的成就。
会上公布了全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典型案例名单,贵阳市教育局提交的《利用“互联网+”智慧监管推动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项目入选。与此同时,贵阳市教育局的相关负责人就“利用‘互联网+食堂’全域监管推进学校食品安全管理现代化”主题与参会嘉宾进行了交流分享。他们详细介绍了“贵阳市学校食品安全监管平台”的四大模块:动态监测、分级负责、全面开放和精准扶贫。
动态监测:该平台能够实时获取营业执照、许可证、食堂员工健康信息、设备使用情况及食品原料出入库状态等数据。一旦发现问题,平台将立即发出预警,提醒学校及时采取措施。
分级负责:教育部门利用平台对学校的食品安全日常检查和陪餐情况进行监督。要求学校领导定期巡查,并由第三方机构贵阳教育融媒体中心实施24小时监控,每周形成报告反馈给教育局。
全面开放:家长和学生可以通过“食安校园”小程序随时查看学校食堂的情况,增强公众对学校食品安全的监督力度,提高了对食堂员工的约束力。
精准扶贫:贵阳市教育局在平台上设置了校农结合精准扶贫采购模块,通过这个平台,学校能够有针对性地购买贫困地区的农产品,助力脱贫攻坚。数据显示,自《贵阳市全面推进“校农结合”工作助推农村产业革命和脱贫攻坚实施方案》发布以来,2019年9月至11月间,贵阳市共有1757所学校采购了3.18万吨农产品,其中84.8%来自本省。此外,贵阳市还与一些优质企业合作,确保本地食材供应,真正实现了“学生餐、贵州产”。
负责人还提到,目前贵阳市学校食堂已经实现100%透明化管理,其中80%的学校纳入平台管理。通过平台的监控和记录,食堂工作人员的卫生习惯得到了显著改善,学校食堂的卫生管理水平大幅提升。根据学生和家长对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满意度的调查显示,满意度达到了83.3%。
未来,贵阳市将继续深化信息化常态管理的应用,增加从业人员检测、菜品农药残留检测及成品卫生质量检测等功能。通过大数据分析,探索开展学生膳食营养指导,并利用互联网技术,为从业人员提供远程培训和考核的机会。
近年来,贵阳市积极响应全国、全省、全市教育大会和教育信息化会议精神,实施“大数据+教育”工程,推动教育信息化转型升级,支持教育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的现代化,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其中包括《利用大数据应用促进教育督导智能化》、《利用公平共享智慧教育推动市域基础教育管理现代化》等多个典型案例。此外,“贵阳市中职学生身份信息精准采集及认证系统”和“贵阳市义务教育阶段辍学保障系统”等项目也展示了“大数据+教育”在贵州省的应用成效。(贵阳市教育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