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一度的微信公开课上,张小龙通常不会亲自到场。他过去四年一直通过视频形式进行演讲。特别是2019年那场长达四个小时的演讲,张小龙表示这次“故意不来现场”,以此表明他更愿意把时间集中在产品本身,而非个人演讲。
张小龙认为,在信息如此发达的时代,参加活动是浪费时间。他更倾向于将精力投入到产品的改进和创新中。因此,张小龙决定让微信团队承担更多的展示工作,自己则退居幕后。这种做法不仅体现了他的本色,也是对微信团队的一种信任和支持。
张小龙在视频中透露,微信正在致力于推出一种新的短内容形式。他认为,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的需求,这种短内容将成为微信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此外,张小龙还提到了微信红包的创新计划,特别是在即将到来的春节期间。
微信已经成长为拥有超过10亿用户的巨无霸应用,深深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回顾过去几年,张小龙在每次公开演讲中都提到了不同的关键词,如“信息”、“内容”、“用户”、“价值”、“工具”等。这些关键词反映了微信及其产品的不断进化过程。
随着移动内容分发市场的变化,微信也面临诸多挑战。例如,公众号的地位受到冲击,需要适应新的内容形式。张小龙也在演讲中提到,微信团队需要不断思考如何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推动微信的持续发展。
张小龙在演讲中频繁提到“想”和“做”。他不断思考产品的发展方向,并付诸行动。此外,张小龙也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和担忧。他希望通过技术与产品改变世界,同时也意识到微信一举一动都将影响10亿用户。尽管如此,他仍然坚信微信的未来充满希望。
微信的发展历程证明了张小龙的愿景和努力。微信不仅是一个通讯工具,更是连接人与信息的重要平台。随着短内容形式的推出和红包的创新,微信将继续引领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潮流。
总之,张小龙和微信的每一次公开演讲,都揭示了微信的进化轨迹和未来发展方向。微信已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