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蒙草生态宣布,在其大数据平台的智能指挥下,公司正在积极参与黄河下游城市乌海市的生态建设PPP项目,并致力于完善黄河沿线的基础设备建设。通过运用大数据技术,公司正在构建智慧生态及绿色产业,这有助于推动生态修复行业的转型与发展。
蒙草生态利用了包括3S技术、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在内的多种新技术,建立了生态大数据系统。这一系统能够实现生态数据的全局可视化、科学管理以及精准服务,从而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它不仅能精准指导生态修复的实际操作,还能促进“大生态”、“大产业”和“大民生”的互联互通。
2019年7月,三江源生态大数据平台建设项目正式启动。“中华水塔”三江源地区的生态资源管理因此迈入了大数据时代。同月,青海省甘南州政府与蒙草生态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从生态监测、生态预警、生态执法到生态评价,所有环节都采用了数据精准管理生态资源的方式。这不仅为祁连山区域的生态修复提供了适地、适树、适草的解决方案,也为“山川秀美”的新甘肃注入了绿色科技的新动能。
蒙草生态的大数据项目负责人表示,无论是在草原、沙漠、湿地还是矿山,只要输入坐标点,便可以在平台上找到相应的建设和恢复管理方案。目前,该平台已经收集了3000万个有效信息点、400万张图片和500万字的标准说明。公司每年都会使用这个平台来进行生态修复,并动态监测整个地区的生态状况。
业内专家指出,生态环保行业短期内依赖于资本,中期则需要良好的管理,但从长远来看,技术才是关键。以技术为基础,依靠硬核驱动将成为未来的主流趋势。未来三至五年,传统的环保问题将得到基本解决,而环境企业需要不断适应新问题和新市场,积极调整战略,更加理性地应对当前市场的变化。
标题:蒙草生态:加快大数据业务升级转型
注:本文内容来源于北极星环境修复网,不代表本平台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