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工作人员
您好!我是翠湖社区的工作人员,根据大数据分析,您是近期从外地返回的人员,请您配合我们的工作,从2月8日起在家自行隔离14天。
陈先生
您怎么这么快就知道了?我昨天早上才到马鞍山,原本打算今天联系社区报备。
2月7日,陈先生从云南乘坐高铁回到马鞍山。2月8日,市大数据中心通过筛查,将陈先生的信息转交给雨山区疫情防控指挥部。数据收集小组经过电话核实了陈先生的详细信息后,立即通知街道和社区进行登记和进一步管理。
雨山区运用大数据手段
支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开展了一场
大数据与病毒赛跑的抗疫战役
疫情发生后,雨山区充分利用大数据等现代科技手段,全面启动数字化疫情防控。成立疫情防控数据处理组,抽调专业志愿者,分成电话拨打、数据比对、交办督促三个小组,有效提高了数据核算机制,提升了工作效率,减轻了基层负担。
来自山南小学的信息办主任洪越是此次被抽调的志愿者之一。他的主要任务是对大数据库中的信息进行比对,确定对方是途径马鞍山转车,还是留在此地,从而决定是否需要继续追踪,充分发挥其专业技术,减轻基层负担。
大数据库中的信息主要来源于市大数据中心。工作人员需在海量数据中核对人员的姓名、性别、身份证号、手机号、户籍地、实际居住地、来马时间、身体状况以及社区是否上门登记等相关信息。然后,对核查过的数据进行汇总、筛选、去重、分类,最终将本辖区的信息下发给各载体,由各载体继续上门追踪,实施精准化管理。
“在数据比对过程中发现,城中村和出租房是管理上的薄弱环节。”雨山区卫健委副主任胡文英表示,“目前已督促各乡镇、街道加强对这些薄弱环节的管理和排查,确保不漏一人一户。”基层对利用大数据进行精准排查的做法非常欢迎,这大大减轻了他们的排查负担。
截至目前,通过三大运营商和公安系统的平台,共下发数据27批次11557条,其中876条确认为雨山区的信息,帮助社区新增纳入管理的人员63人。
未来,雨山区将根据市统一部署,根据疫情防控需求,进一步提升数据平台的使用效率,加强数据信息研判工作,与乡镇、街道、企业、交通卡口的摸排登记数据实现互通互动,持续优化和完善登记摸排系统,规范操作流程,简化手续,健全功能,扩大覆盖面,真正实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的目标,牢牢把握住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