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判风险、追踪疫情、废除谣言……大数据为战“疫”筑牢“隔离墙”
作者头像
  • 2020-05-07 09:15:46 2

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面对大规模的人员流动,如何及时掌握疫情重灾区的人员流向,以及如何从庞大的人口基数中筛查出疫情接触者,成为了关键问题。通过运用大数据分析,可以有效支持疫情态势研判、疫情防控部署以及对流动人员的疫情监测和精准施策,这对于疫情防控至关重要。

相关部门和互联网企业积极采用大数据技术来收集、整理疫情信息,并发布了多种基于大数据的疫情研究报告。从社区到部委相关部门,大数据技术都被视为不可或缺的防疫工具。如果医院是抗击疫情的主战场,那么大数据则是这场战斗中的“隔离墙”。

分析出行信息,做好风险预判

疫情爆发后,相关机构、政府部门和互联网公司先后利用大数据技术开发了“疫情数据实时更新系统”、“确诊患者交通工具同乘查询系统”和“发热门诊分布地图”等工具,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数据支持,帮助人们更好地进行出行风险评估。

例如,在四川省泸州市叙永县龙凤镇龙凤社区,当地紧急整合了常住居民信息数据和重点人员数据,建立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人口活动数据系统。这一系统充分发挥了大数据高效管理、精准识别身份、可追溯和操作简便等优点,只需一人操作计算机和扫码仪器即可完成,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手工登记带来的繁琐流程,同时实现了对重点人群的有效管理,受到了居民和工作人员的好评。

此外,12306票务平台借助实名制售票的优势,及时向地方政府和防控机构提供确诊病人的密切接触者信息。如果列车上出现确诊或疑似病例,会调取相关乘客的信息,包括车次、车厢等,以便于防疫部门采取后续措施。百度地图则推出了迁徙地图,展示了全国春运期间的人口迁移情况,包括来源地、目的地、迁移规模指数等,为科学分析出行信息、有效进行风险预判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

追踪疫情动态,精准助力防控

当前,相关机构、政府部门和主流媒体利用大数据技术,通过网站、公众号、App等渠道实时播报疫情动态。用户可以通过点击系统界面中的地图,查看各省的确诊、疑似和死亡病例的新增和累计数据,甚至能够精确到每个小区。

最近,江西省研发了一个疫情防控大数据应用平台,将疫情期间的各项防控工作数字化和电子化,提供包括权威发布、南昌疫情实时动态、自动申报和疫情线索上报在内的八大功能模块。该平台上线两小时后,系统访问量就突破了10万次,一天内完成了超过30万人员的登记。这不仅为疫情防控提供了数据支持,还充分保障了公众的知情权,对疫情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掌握最新状况,消除虚假信息

随着疫情从武汉扩散到全国各地,公众更加关注疫情的发展情况。许多人通过社交媒体、门户网站和搜索引擎等渠道获取疫情信息,但这些信息往往纷繁复杂,良莠不齐,加剧了人们的担忧,成为公众恐慌的根源。

因此,各大互联网平台纷纷开通辟谣功能,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信息共享和快速查询,显著提升了辟谣的速度,使得许多谣言的存活时间缩短到了一天左右,大大降低了谣言的影响范围。2月13日,由中央网信办(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主办的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开通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辟谣专区”,提供谣言线索提交、疫情实时动态和患者同城查询三大功能,迅速回应澄清涉疫情谣言和不实信息,有效维护了网络传播秩序,帮助广大网民保持清醒头脑,正确看待疫情,科学进行防护。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废除疫情谣言隔离追踪风险数据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