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疫情预警:大数据在疾控中的运用面面观
作者头像
  • 马莫回聊科技
  • 2020-05-22 08:32:25 0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在疫情防控中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国在某些领域已经走在世界前列,特别是在云服务、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领域。这些先进技术在此次疫情防控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在疫情追踪、路径传播、发展趋势预测及资源调配等方面。

大数据在疾控预警及监测中的作用

在疫情防控中,大数据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例如,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张继先医生在2019年12月26日发现早期病例的相似症状,并及时上报,为后续的防控措施赢得了宝贵时间。然而,如果当时有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技术的加持,早期预警的效果可能会更加显著。

数据来源的真实性和重要性

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是大数据分析的基础。在本次疫情中,医院的电子病历系统(EMR)、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S)、医学影像存档和通信系统(PACS)及医院信息系统(HIS)等系统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来源。这些系统不仅有助于医生做出准确判断,还能帮助疾控部门及时采取行动。

医院信息化升级的重要性

国家积极推进医院信息化升级,特别是电子病历系统的普及。据统计,全国已有7000多家医院申报了国家电子病历评级。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这些系统进行分析,可以有效提升疾控预警能力。例如,大数医达为南京市疾控中心建设的疾病与监测预警系统,直接连接当地医院的EMR,实现了数据的快速提取和分析。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结合

大数医达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医学知识图谱进行建模,并通过人工智能匹配知识库,识别出可能的传染病病例。一旦确认疑似病例,系统会立即上报疾控部门,避免因人为疏忽导致的迟报或漏报现象。

疾控监测预警系统的应用

大数医达的区域疾病监测预警系统不仅连接了医院的EMR,还结合历史疾控数据,通过大数据分析预测传染病的发展趋势。此外,系统还支持对不同地区的传染病进行监控,为疾控决策提供参考数据。

解决医生报卡痛点的方案

长沙双数科技通过解决医生在传染病报卡中的痛点,实现了传染病监测的智能化。双数科技的系统不仅能够自动提取和分析数据,还能强制医生完成必要的传染病报告,从而提高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这一方案大大减少了医生的工作负担,提高了传染病监测的效率。

医院内部数据的快速采集

在疫情期间,医院内外的数据采集成为一大难题。许多医院仍依赖手工统计,导致信息传递不畅。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双数科技推出了填报微系统,帮助医院快速采集临时数据。此外,自动化报表业务和管理型数据运用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使医院能够更好地掌握运营情况。

数据可视化的价值

数据可视化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帆软的数据报表可视化工具将医院信息系统和填报微系统的数据结合起来,生成可视化大屏,帮助医院管理者快速做出决策。此外,望海康信的应急物资管理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为全国医院的整体物资状况提供了统计数据。

大数据还原疫情全貌及舆情

大数据技术不仅能够还原疫情的发生过程,还能通过智能分析预测疫情发展趋势。许多平台提供了疫情动态热力图,有助于政府决策和资源调度。此外,舆情监测也十分重要,清博大数据平台上线了“疫情谣言粉碎机”,及时澄清谣言,推动真相传播。

大数据助力诊前初筛

疫情期间,很多互联网医疗企业提供了远程问诊和预问诊服务。大数医达为江苏省卫健委承建的健康通APP,紧急上线了基于人工智能的自测功能,帮助用户初步判断是否为新冠肺炎。这一功能在湖北地区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基层人员管理的数字化

除了医疗系统内的数据,基层社区一线的数据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智业互联开发的火烧云健康管理平台,帮助居民和企业在线登记健康信息,提升了重点人群的管理效率。武汉市也采用了类似的密接管理平台,通过大数据手段提升了信息收集和分析效率。

信息孤岛的挑战

尽管大数据建设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存在“信息孤岛”的问题。各地的疾控直报专网主要停留在传染病信息报告层面,缺乏上下联通的信息系统。因此,需要统一规划和标准,避免打造更多的信息孤岛。

总结

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我国在疫情防控中取得了一定成效。未来,应继续推进国家全民健康信息平台的建设,依托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精准全维度大数据实时采集、疾病监测与流行规律的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大数据云计算智能预警预测和应急保障统一资源管理和调配等功能,全面提升公共卫生服务的能力。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马莫回聊科技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疾控面面观疫情预警运用数据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