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业在融资过程中长期面临困难,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金融机构与企业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2019年两会期间,市政协经济委员会提议市政府建立一个向银行等金融机构开放的企业信息大数据平台。对此,市大数据局回应称,聊城正在建设中小微企业大数据信用信息服务平台。该平台建成后,将与市地方金融监管局、人民银行市中心支行等相关单位密切合作,为银行提供便捷的信息查询服务,从而提高中小微企业的贷款成功率。
市政协经济委员会在提案中指出,目前,各银行通常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人民银行征信查询系统、企业纳税信用等级查询系统以及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等多个信息平台来查询企业和个人的信用情况。此外,电力、供水等部门出具的无欠款证明也需要企业自行办理,这导致信息查询平台数量繁多,信息难以获取,耗时较长,且数据不全面。因此,建议市政府建立一个向银行等金融机构开放的企业信息大数据平台,以便银行能够及时掌握企业的信用信息。
市大数据局表示,2019年7月10日,市大数据局前往济南市大数据局学习数据资源共享和整合的经验,提升了本市的数据共享水平。同年7月23日,市大数据局组织市地方金融局、聊城综合资产管理交易中心等单位深入讨论金融服务平台的相关机制建设、系统开发、数据共享及推广运营等问题。7月25日至26日,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市大数据局、市发改委、市工信局、人民银行聊城中心支行等五家单位联合前往河南省焦作市考察学习,实地了解焦作市智慧金融服务平台的建设和运行情况,并与焦作市金融工作局、焦作市智慧金服公司的相关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
多数小微企业在初创阶段未能建立起一套科学化、制度化的管理体系,因此在财务管理方面普遍存在诸多问题。银行最主要的贷款方式是抵押担保,在经济下行期,依靠信用担保获得贷款的可能性大幅下降。由于资金和设备等方面的限制,小微企业的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总量相对较少。目前,我市小微企业整体技术水平较低,尤其是高端技术企业较少,高级管理和技术人才匮乏,风险抵御能力较弱,这对小微企业的融资和发展构成了较大障碍。
市大数据局高度重视提案的落实工作,不仅局长亲自督办,分管副局长也经常关注此事,相关科室积极配合。为了支持小微企业的贷款需求,切实解决银企数据共享问题,市大数据局制定了大数据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方案,加快平台建设,为小微企业的贷款提供支持。该平台将与市场监管、人民银行征信、税务信用、法院失信被执行人、检察院无犯罪记录、公安治安管理、酒驾查处等系统的数据对接,尽快实现医保、社保、公积金等政务数据的实时对接,保障数据的安全和及时更新,为小微企业贷款提供数据支持。建成后,聊城市中小微企业大数据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将与市地方金融监管局、人民银行市中心支行等相关单位紧密合作,为银行提供信息查询便利,提高中小微企业贷款的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