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记者在贵阳市乌当区东风镇的贵州瀑布冷链冻品批发市场观察到,这里一片繁忙景象:运输车辆频繁进出,商家们热情地展示商品,冷库内货物储备充足,各类冷冻食品商店正在通过“瀑布优冻”电商平台进行交易。
“瀑布优冻”电商平台自今年4月开始试运行,依托瀑布冷链冻品批发市场每年100亿的销售额,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和网上金融等技术优势,改变了传统的交易模式。该平台为全省超过10000户线下经销商拓宽了销售渠道,对商流、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等供应链环节进行了流程优化,形成了线上线下融合的冷冻食品流通交易大数据平台。目前,平台上的商品涵盖了猪肉、牛肉、羊肉、鸡肉、鸭肉、鹅肉、水产、速冻面点、火锅食材和烧烤食材等20多个类别,数千种单品。
“以前采购和销售需要亲自到场,通过电话或面对面沟通。现在,通过平台可以清晰地了解各种产品及其规格,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减少了交易失误,解决了经销商在进货、销售和库存管理中的问题,推动了贵州省冷冻食品市场的集群式发展。”贵州智源云瑞大数据发展有限公司的运营总监魏星表示。
近年来,乌当区积极运用大数据技术促进实体经济发展。2019年,该区的大数据企业预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3.47亿元,全口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营业收入预计达到14.39亿元。同时,乌当区吸引了5家大数据优势企业落户。
乌当区的大数据产业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形成了从数据采集、应用到自主可控的“乌当区智慧城市基础网络”。电信、移动、联通和广电宽带已在主城区实现全覆盖,行政村的宽带接入率超过100%,30户以上的自然村寨光纤网络和移动4G覆盖率超过90%。此外,乌当区还建成了最大存储容量为5PB的数据中心。公共服务平台的效率显著提升,贵州(乌当)大数据智慧产业基地汇聚了275家大数据创新企业,通过智汇云锦孵化基地加强招商引资,已有30多家大数据和大健康融合发展企业入驻。
在大数据的应用方面,乌当区推出了“智慧水务综合管理大数据平台”,整合水资源管理、水环境保护、防汛抗旱管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水权交易管理和水利工程管理等职能,取得了良好的阶段性成果,被贵州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评为“2018年数字管理省级典型示范项目”。同时,乌当区还建立了基于IPv6低功耗物联网的普渡河“生命+智慧”生态大数据云平台,实现了多元化异构网络传输和地空一体化监测网络体系,打造了一个“基于IPv6低功耗物联网的生态大数据云平台”,实现了河长制业务综合管理、水质实时分析预警和实时生态调度等功能,也被评为2018年贵州省数字管理省级典型示范项目。
通过构建区域医疗云平台,乌当区已上线68个功能模块,区内12家公立医院全部采用了信息化系统,实现了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的数据共享、双向转诊和分级诊疗以及居民健康档案的共享。
未来,乌当区将继续依托“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及产业园项目”和“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大数据大健康融合发展产业基地’”的建设,结合大健康产业的“医、养、健、管、游、食”六个领域,推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在医药医疗、养老、健康管理和旅游等多个领域的应用,不断培育和发展新的健康业态,打造大数据与大健康产业融合发展集聚区。同时,乌当区还将全面推进大数据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按照省“万企融合”、市“千企改造”的计划,通过力源液压和振华新云等国家智能制造示范项目的建设,全面推动大数据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