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听到家乡口音,我就知道自己要‘回家’了。”当刘某在昆明市街头被捕时,心中悬着的大石终于落下。
18年来,刘某一直流窜在外,不敢在酒桌上多喝一口,只有靠酒精麻醉自己才能入睡。近日,四川乐山井研警方宣布,随着刘某的落网,这起发生在18年前的故意伤害致死案终于告破,所有嫌疑人全部归案。目前,刘某已被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2002年12月28日晚,乐山市井研县城建设路某娱乐场所外发生一起故意伤害致死案,两名受害者被砍身亡。
当晚,刘某与几个朋友从河心岛游玩归来后,因口角与李某、龚某等人发生争执,双方随即持械斗殴。刘某挥刀乱砍,导致李某、龚某二人受伤,最终因失血过多不幸身亡。
当晚,其他涉案人员全部被捕,而刘某则连夜逃往西昌。
据了解,当年18岁的刘某来自一个贫困家庭,是家中唯一的儿子,因此备受宠爱。他早早辍学,经常出入一些鱼龙混杂的场所。曾因抢劫罪被处理,但他仍然不知悔改,继续结伙滋事。
井研警方从未放弃对刘某的追捕。今年,警方结合“净网2020”专项行动,获取了一条关于“杨某”的重要线索。
经过细致的摸排和大数据分析,警方确认“杨某”正是刘某。调查发现,刘某隐居在昆明市官渡区,靠卖鱼为生。6月下旬,警方前往昆明实施抓捕。
办案民警介绍,刘某居住的地方多为外来人口,流动性大,楼道需要刷卡进入。刘某住在二楼,周围邻居众多。经过进一步调查,警方得知刘某有一辆三轮摩托车,常停放在市场外,决定在此处实施抓捕。
6月24日,在昆明警方的协助下,蹲守三天的民警终于将刘某抓获。刘某被捕时显得十分憔悴,看起来比同龄人苍老许多。“我们问他叫什么名字,他没有反抗,沉默片刻后说出了自己的名字。”听到家乡口音,刘某知道自己要“回家”了。他说:“我知道这一天迟早会来,现在终于可以安心了。”
刘某供述,这些年他逃到了内江、西昌和昆明等地。由于没有固定工作,他一直隐姓埋名,每过一天都是煎熬。
为了躲避警方追捕,他从不使用身份证,甚至冒用他人身份。看到摄像头,他会拉下帽檐。在街上看到警察、警车或警灯,他会立即躲开。他四处打零工,曾在餐馆洗盘子,在KTV当服务员。打工收入微薄,生活常常饥一顿饱一顿。
刘某说,他每天只能花10元吃饭,5元一包的烟也觉得奢侈。他很少与邻居交流,从不提及自己的过往。偶尔与朋友喝酒,但担心酒后失言,从不敢多喝。回到家后,他依靠酒精麻醉自己才能入睡。
办案民警介绍,当被问及逃窜期间最深的感受时,他说是孤独和恐惧。每逢佳节,看到邻居团聚,他内心十分难受。后来他养了一只狗,有时会把心里话告诉它。邻居起初不同意他养狗,他做了很多事情才得以如愿。
面对民警的提问,刘某沉默良久后说:“我只能说一句‘对不起’,但这句话无法弥补给他们带来的痛苦。”
红星新闻记者 顾爱刚 图据警方
编辑 于曼歌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