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建荣:大数据思想与新基建发展
作者头像
  • ITShare
  • 2020-08-05 13:32:32 0

大数据与思想方式的变革

“大数据强调的是关联关系,它推动了思想方式的变革。”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建荣在网络连线演讲中提到。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

谭建荣解释说,“大数据”这一概念并非新词。早在40年前,美国华盛顿大学教授阿尔文·托夫勒在其著作《第三次浪潮》中,就将人类历史划分为农业阶段、工业阶段和信息发展阶段。托夫勒预言,互联网将成为舞台,而大数据则是主角。从1980年提出大数据概念,到2006年提出深度学习概念,再到2008年Nature杂志发表大数据专刊,以及2011年Science杂志推出《数据处理》专刊,大数据的重要性逐渐显现。2013年,DeepMind将深度学习和强化学习结合起来,提出了深度增强学习。2016年,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相结合,产生了阿尔法狗这样的突破性成果。

大数据思想与变革

大数据对各行各业产生了深远影响,推动了社会的巨大进步。谭建荣指出,首先,大数据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创新,包括分布式存储与计算、数据挖掘与分析、商业智能等。其次,大数据改变了研究方法,如科学研究的第四范式(数据密集型科学)、大数据协同创新、从抽样调研转变为网络海量行为分析。大数据提供了第四种研究范式,即通过数据挖掘、数据优化和数据分析来寻找科学路径。例如,在新冠疫情防控中,大数据发挥了重要作用,比如健康码的推广使用。最重要的是,大数据推动了思想方式的变革,使人们从过去的业务驱动转向数据驱动,利用大数据进行决策。

大数据的价值

从经济角度看,数据是最宝贵的资源。谭建荣认为,数据资源的价值甚至超过了实物资源,因此数据驱动的决策促使人们的思想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他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具体说明:

  1. 大数据资源是重要战略资源:大数据提供了丰富的战略资源,数据本身代表了资源,大数据则意味着资源的丰富。大数据思想能够帮助我们识别优势和不足,找到前进的动力。

  2. 大数据是各类客观规律的反映:目前,我们主要依靠市场进行资源配置,市场变化需要通过数据来反映。市场的变化、工程技术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需要通过数据来体现。如今,我们的目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因此,我们需要更加关注人民生活水平的增长,因为所有的努力最终都体现在人民生活的改善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上。

  3. 大数据是创新转型的重要依据:如今,实体经济需要转型升级,提供更多创新产品和技术。许多企业面临转型难题,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转。大数据可以帮助企业找到市场机会和创新依据。

大数据与新基建

谭建荣认为,发展新基建是非常必要且重要的。新基建的主要内容包括5G基站建设、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七大领域。这些领域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实现融合创新。“在新基建的七大领域中,最基础的是5G新一代通信技术,它能实现万物互联,赋能未来。5G将成为2020年及以后的重点推广项目。”谭建荣表示,通讯技术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整体发展同步。八十年代主要是语音通话,2010年乔布斯推出了智能手机,当时的网络支持是4G。到2020年,我们要构建智慧城市和智慧工厂,就需要5G的支持。5G将对大数据产生颠覆性的变化,使数据量急剧增加,从而产生质的飞跃。5G将带来增强移动宽带、大规模物联网、超高可靠低时延通信,这三方面都将极大地增加数据量,为大数据提供更广阔的资源,同时也对大数据提出了更高要求。

大数据中心建设

谭建荣指出,大数据中心建设将是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数据中心通过全球网络基础设施上传、加速、展示、计算和存储数据。大数据中心不仅仅是传统的数据中心及其承载的分布式海量数据存储和处理能力,更重要的是应用大数据的思想和技术。每天产生的数据预计将以十倍的速度增长,从10GB/天到4TB/天。这就需要对大数据进行挖掘和分类。大数据产业链包括服务器、路由器、交换机、光模块、电源、网络和机房等。

谭建荣介绍,他的团队将大数据技术应用于实际产品设计中,包括高档数控机床数字化设计的关键技术和电梯产品大批量定制与数字化智能化设计技术,为企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科学基础。此外,大数据还能助力工业互联网的发展。

来源:数据观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ITShare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中国工程院建荣基建院士思想数据发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