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佛山运用大数据监管减少企业重复检查,优化营商环境
佛山市近年来在市场监管方面进行了积极改革,通过搭建统一的监管服务平台,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市场主体进行风险评估,大大提高了监管效率。数据显示,佛山市对市场主体的实地检查率降低了74%,但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现率却从17.6%上升到88%。这一变化不仅增强了监管力度,还显著提升了监管的精准度。
【精准监管潜在违规企业】
佛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通过大数据监管服务平台,发现了和平路11号建华厂内32栋二层注册的14家商贸公司可能存在运营风险。经过实地核查,这些公司均处于异常经营状态。监管部门将其列入异常名录,并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中公开。
“这些公司很可能为空壳公司,会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市场监管科科长蒋丹表示,借助大数据技术,监管部门能快速识别这类高风险企业,避免它们隐藏在庞大的市场主体中难以被发现。
佛山市的市场主体数量近年来迅速增长,从2014年的35万户增加到2021年的88万户。面对如此庞大的企业基数,佛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通过大数据分析,筛选出2.9万户高风险企业作为重点检查对象。这种方法相比传统的全面检查,不仅节省了大量时间和人力,还显著提高了监管效能。
【对守法企业“无事不扰”】
佛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叶奕茂指出,传统的大规模检查方式容易造成资源浪费,而且频繁的检查会干扰守法企业的正常运营。如今,通过大数据智能分析,只需对20%左右的高风险企业进行重点检查,大大减少了对守法企业的打扰,提高了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过去我们一天最多只能检查三家企业,现在通过智能化手段,半天就能完成同样的工作量。”市场监管人员王鹏表示,这种改变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减少了对企业不必要的干扰。
【最大限度保护市场主体】
佛山市通过信息化手段建立了全市统一的双随机监管系统,涵盖市区两级的1661项抽查事项。2019年,佛山市共执行了1139个双随机抽查计划,抽查了近5万户企业,其中跨部门联合抽查占10%以上,实现了“一次进门,多项检查”,有效减轻了企业负担。
“对违法者‘无事不扰’,就是对合法企业最大的保护。”叶奕茂表示,今年以来,佛山市的市场主体正在快速恢复,上半年新增登记企业8.45万户,总数量达到87.5万户,同比增长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