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天气网报道,今年7月没有台风生成,但进入8月以来,东南太平洋和南海频繁出现台风。特别是第4号台风“黑格比”和第6号台风“米克拉”,相继登陆我国浙江乐清沿海和福建漳浦沿海。那么,台风活动是否有时间规律可循?何时最为活跃?它们又偏爱在哪里登陆呢?
中国天气网对1949年至2019年的气象大数据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台风的各种“偏好”。
台风活动的时间跨度广泛,东南太平洋和南海全年都可能生成台风。在中国,除1月至3月外,其他月份均有台风登陆的情况。据统计,台风主要集中在夏春季节登陆,尤其是7月至9月最为集中。
数据显示,1949年至2019年间,7月和8月各有130个台风登陆我国,9月则有122个,这三个月的登陆总数占全年的78%。
从1949年至2019年,东南太平洋和南海共有1918个台风生成,年均生成27个,平均每年有6.9个台风登陆中国。然而,每年台风生成和登陆的数量并不均衡,表现出较大的年际变化。
例如,1967年台风生成最多,达40个;而1998年和2010年台风生成最少,仅有14个。同样,台风登陆数量也有显著差异,1971年台风登陆最多,达到12个;而在1950年和1951年,台风登陆最少,仅有3个。
从强度来看,登陆中国的台风中,强热带风暴占比最高,达到31.2%;其次是台风和热带风暴,分别占30.3%和21.4%。强台风和超强台风相对较少,分别为63个和21个,分别占12.8%和4.3%。
强台风和超强台风通常在8月-9月登陆,尤其在9月更为常见。
(注:文中台风数据仅统计热带风暴及以下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