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数据中心产业发展相对较晚,但自2013年起,随着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产业迎来了快速增长期。特别是2020年,地方政府加大对“新基建”投资建设力度之后,数据中心作为“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在“新基建”政策的推动下,各种资本纷纷涌入这一领域。除了第三方服务商、大型互联网企业和电信运营商不断宣布加大投资计划外,许多行业的新进入者也加入了这个市场。然而,在这股投资热潮中,我们需要更加理性地思考:未来的市场需求究竟有多大?如何避免投资风险?如果要投资数据中心市场,应该如何制定规划?
据预测,从2021年至2024年,中国数据中心的需求量将达到约110万个机柜。而现阶段统计的在建和规划中的机柜总数达到了330多万个,未来四年不一定能够全部投入使用。部分地区已经出现了供过于求的现象,未来可能出现较为严重的泡沫。因此,新进入者需要充分评估当前市场供需情况及其发展趋势,以规避投资风险。
华北地区是中国数据中心的最大集中地,其在建和规划中的机柜规模占比达到35%;其次是华南地区和华东地区,分别占比20.3%和19.4%。
第三方数据中心服务商在建和规划中的机柜总规模为148万多个,占据了44.8%的比例,已成为未来市场投资的主要力量。相比之下,电信运营商因更多地投入到5G建设中,对数据中心的投资显得不足。
在新基建背景下,包括数据中心上下游企业、能源企业、制造业企业以及房地产企业等在内的跨界新进入者纷纷加入市场。这些企业在建和规划中的机柜规模占比达到了16.9%。
目前,腾讯在全国范围内自建的数据中心机柜总数接近20万个,阿里巴巴大约为10万个,百度超过3万个。未来,大型互联网企业将继续扩大自建数据中心的规模,并对市场格局产生重大影响。
根据相关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8月,中国在建和规划中的机柜总数达到331万多个。预计到2021至2024年,中国服务器出货总量约为165万台,相当于110万个机柜的需求量。这意味着现有的在建和规划中的机柜数量远远超过了未来四年的需求量。因此,未来数据中心市场可能会出现较为严重的供需失衡现象。在缺乏明确市场需求增长的情况下,部分数据中心市场可能会出现泡沫。
华北地区仍然是最受投资者青睐的区域,其在建和规划中的机柜规模占比高达35%;其次是华南地区和华东地区,分别占比20.3%和19.4%。
第三方数据中心服务商在建和规划中的机柜总规模为148万多个,占比44.8%,成为未来市场的主力军。运营商的占比为26.5%,而互联网企业和跨界新进入者的占比分别为11.8%和16.9%。可以看出,第三方服务商已经成为市场的主要参与者,而运营商则因资金更多地投入到5G建设中而减少了对数据中心的投资。此外,跨界新进入者也在新基建背景下积极布局数据中心市场。
近年来,阿里巴巴和腾讯等互联网巨头逐渐开始自建数据中心。根据报告统计,目前腾讯在全国范围内的自建数据中心机柜总数接近20万个,阿里巴巴约为10万个,百度超过3万个。未来,这些互联网巨头将进一步加大自建数据中心的投资力度,这必将对市场格局产生重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