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旧事9月26日讯,由国研智库、山东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和山东广播电视台联合举办的“高端智库看山东”十四五规划调研行活动于9月25日至27日在菏泽展开。9月25日上午,专家团抵达菏泽市开发区,调研鲁东北大数据中心。
鲁东北大数据中心项目由山东水发集团和清华紫光集团共同投资,总投资额达107.8亿元。该项目将围绕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管理、民生服务以及产业升级等主题,推动“智慧菏泽”的建设。项目旨在促进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打造全市的信息中心、数据中心和大数据产业特色示范区。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中心研究员段炳德在接受采访时指出,菏泽作为鲁东北地区大数据产业发展的重要节点城市,顺应了时代和技术发展的需求。他强调,提前规划和布局鲁东北大数据中心的发展不仅能够带动区域经济和省级经济发展,还能更好地融入全国大数据发展的整体框架。
段炳德提出了三点发展建议:
首先,要注重技术创新。大数据产业需要不断的技术突破和创新,而不仅仅是硬件设施的建设。因此,需要在底层技术和基础设施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从而增强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其次,要吸引优秀人才。作为内陆城市,菏泽在吸引人才方面面临一定挑战。因此,这座城市需要展现出足够的包容性和吸引力,以便引进更多的人才。
最后,要重视数据的整合与共享。当前许多数据中心实际上变成了数据孤岛,数据传输和共享存在不足。未来,菏泽在大数据领域需要加强数据整合,这不仅需要依赖本地的力量,还需要借助省内乃至国家层面的支持。
菏泽作为三四线城市,如何将大数据融入区域发展?段炳德认为,关键在于产业融合。例如,在服务业领域,可以与新零售相结合;在制造业领域,可以与当地高端科技产业结合,利用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技术推动产业发展;在农业领域,可以将大数据应用于种植、管理和收获环节,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实现数字化、集约化和高效化的农业生产模式。
据透露,大数据中心自2018年5月开工以来,科技展览馆已投入使用,数据机房和综合楼也在加紧建设中,预计将于2020年9月投入运营。一期项目投产后,预计每年可实现营业收入15亿元。二期项目正在规划中,计划于2020年内启动建设,2022年竣工并投入使用。项目全部建成后,预计每年可实现营业收入1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