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保监会于12月8日对外公布,为了严厉打击保险领域的违法犯罪行为,提升金融风险防范能力,该部门与公安部加强沟通协作,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机制,连续两年联合开展反保险欺诈专项行动,有效震慑了犯罪分子,净化了金融市场环境。
在这一期间,全国保险业共向公安机关移交了28005条欺诈线索,公安机关立案上千起,涉案金额接近6亿元(人民币),抓获犯罪嫌疑人近2000人。
由于传统的手工筛查欺诈线索的方式难以应对保险保单大量增长的问题,并且适应保险欺诈犯罪的职业化、团伙化趋势,自2019年10月起,银保监会联合公安部在浙江、安徽、江西、山东、宁波、青岛等地开展了大数据反保险欺诈试点工作,利用大数据等新技术手段防范保险欺诈风险、打击金融犯罪行为,取得了初步成效。
统计数据显示,在试点的六省(市)中,一年内共向公安机关移交了545条保险欺诈线索,立案近200起,涉案金额超过1亿元。
针对以往单一依靠保险行业保单信息或公安机关警务数据难以及时准确识别欺诈风险的问题,银保监会指导中国银行保险信息技术管理有限公司和部分大型保险公司为公安机关建立了“绿色查询通道”,推动整合保险理赔、交通事故、违章处理、公安云搜索、公安警务等大数据平台,实现了“公安+保险”的跨部门信息数据交互碰撞。
此外,试点地区的银保监局还配合经侦部门,总结犯罪特征、设定合理维度、提炼关联规则,研发建立了车险、意外伤害险、航班延误险等各种保险险种的诈骗犯罪数据模型,开展智能化分析研判,进一步提升了打击金融诈骗犯罪的精准度。
银保监会表示,下一步将与公安部继续推进反保险欺诈合作,研究改进数据交互共享方式,联合构建保险犯罪数据模型,探索形成跨部门大数据反保险欺诈的新模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