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评大数据杀熟:不顾吃相,要改
作者头像
  • 吃瓜群众
  • 2021-01-10 09:25:44 1

近日,关于“会员配送更贵”的话题引发了广泛关注。知名外卖平台被质疑存在“大数据杀熟”的行为。对此,美团表示,这是由于定位缓存问题导致的结果。然而,许多网友对此回应并不买账,有人调侃说:“吃饭的软件,吃相太难看了!”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确实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消费者也从中获得了不少实惠。但是,“大数据杀熟”现象在多个网络平台上频繁出现,引起了公众的强烈不满。无论是在线旅游、网约车服务,还是网购平台,这些企业利用大数据分析消费者的消费习惯,然后对老客户进行价格上的不公正对待。这种做法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还透支了他们的信任。

获取利润无可厚非,但必须遵守道德规范。过度依赖技术手段牟利,最终只会导致自身的衰败。互联网不应成为收割用户和商家利益的工具。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海量的数据和先进的数字技术赋予了企业更加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但企业不应仅仅关注眼前的短期利益。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一两块钱,实际上是消费者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无论是技术上的漏洞还是大数据分析的偏差,都应及时修正。诚信才是企业的无价之宝,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才是长久发展的关键。企业应该放眼未来,将目光投向更为广阔的星辰大海。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吃瓜群众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新华网不顾数据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