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注册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金融业的进一步开放,越来越多的券商迫切希望通过提升自身竞争力来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这一趋势促使各家公司纷纷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成为推动人才流动的重要动力。
据统计,截至2020年底,有数据可查的127家证券公司及其子公司共有33.32万名员工,相比之前,2020年全年有4396人加入证券行业,主要集中在下半年。这一年,各类业务的从业人员数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尤其是投行业务表现尤为突出。其中,保荐代表人的数量增加了66.27%,达到6335人;证券经纪业务营销人员增加了30.27%,达到921人;投资顾问人数增加了14.62%,达到6.09万人;分析师人数增加了7.92%,达到3475人。
一位券商内部人士透露,2020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原定于3月份举行的证券从业人员资格考试推迟到下半年才得以恢复,这可能是导致下半年大量人员涌入证券行业的因素之一。
具体到各大券商,从业人员数量超过10000人的券商增加到了4家,分别为国信证券、广发证券、国泰君安和中信证券。其中,国信证券新增了1671人,位居首位;中信证券紧随其后,新增了1540人。另一方面,也有一些券商出现了人员减少的情况,比如申万宏源减少了1262人,中信证券华南分公司减少了1122人,海通证券减少了525人。不过,这些减员的原因各有不同,有的是因为内部调整,有的则是由于业务转型等原因。
近年来,各大券商纷纷通过各种渠道招揽人才,特别是财富管理和投资交易等热门业务领域。此外,一些券商也开始公开招募高级管理人员,如长城证券就在年初发布了招聘首席信息官和私募子公司的总经理职位的公告。
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研究员赵亚赟指出,尽管去年许多行业受到了疫情的影响,但证券行业却因为股市活跃度提高而吸引了更多新客户和资金,从而出现了人才短缺的现象。因此,许多证券公司都在积极寻找合适的人选来填补空缺。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投行业务中的重要角色,保荐代表人的数量在过去一年内显著增长。据统计,2020年,127家证券公司的保荐代表人总数比2019年底增加了2525人,增幅高达66.27%。其中,中信建投拥有最多的保荐代表人,达到367人;中信证券紧随其后,有365人。此外,中金公司、海通证券、华泰联合证券等多家券商的保荐代表人数量也都超过了200人。
国际新经济研究院经济行为与中国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郑磊表示,保荐代表人数量的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注册制的全面推行,以及科创板、债券市场等领域对投行人才的需求增加。另外,投行职业本身较高的薪酬待遇也是吸引人才的一个重要因素。
尽管保荐代表人的“金领”光环有所减弱,但在注册制全面推进的背景下,他们依然是各大券商不可或缺的人才资源。不少券商仍在互联网招聘平台上发布保荐代表人的招聘信息,提供的年薪通常在百万元以上。这表明,在“大投行”时代的背景下,保荐代表人的价值依然被广泛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