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时分对大数据杀熟说不了
作者头像
  • 北斗
  • 2021-01-19 08:46:37 2

你是否曾遭遇过大数据杀熟的情况?1月7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召开了关于网络消费领域算法规制与消费者保护的座谈会。会上,中消协的相关负责人指出,一些企业利用算法进行价格歧视。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大数据杀熟;二是不同地区价格差异;三是频繁浏览同一页面的用户可能会遇到价格下降;四是通过复杂的促销规则和算法,设置误导性的价格,吸引那些难以计算真实价格的消费者。

大数据杀熟这一现象早已成为公开的秘密。它甚至在2018年被评为年度社会生活类十大流行语之一。尽管媒体和公众对此现象的批评从未间断,但电商们似乎视大数据杀熟为生存发展的必要手段。这种现象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变得更加复杂多变。

大数据杀熟屡禁不止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全社会对具有互联网背景的电商公司抱有很高的容忍度,期望它们能够颠覆传统的商业模式,造福民众。因此,即使是激进的做法也被视为创新而被接受;另一方面,面对新兴的商业模式,监管机构往往滞后,导致一些灰色操作大行其道,逐渐形成所谓的“行规”。

在信息时代,数据是极其宝贵的资源。可以说,谁掌握了数据,谁就能掌握未来的钥匙。因为拥有大量数据的企业能够比别人看得更远,避免陷阱,抓住先机。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一些掌握大数据的企业并没有用这些数据来洞察行业发展趋势,而是沉迷于从消费者身上获取利润。这不仅体现了企业的过度逐利和缺乏诚信,更暴露了其经营理念的偏差。

诚信是天道,追求诚信是人道。任何商业活动都必须遵循基本的道德准则,即诚信。大数据杀熟的本质是利用信息不对称,破坏诚信底线,谋取非法利益,不仅损害消费者权益,还会引起公众的反感,最终导致自我毁灭。近年来,公众对大数据杀熟现象的反感日益强烈,遏制大数据杀熟的讨论也成为了网络热点话题,表明这种手段终将难以为继。企业若沉迷于大数据杀熟带来的短暂利益,必将失去消费者的信任。

在数字时代,掌握大量数据的企业无疑在科技创新中扮演着更重要的角色。企业应该把目光从与民争利的狭隘视角中移开,与国际科技巨头展开竞争,这是公众对互联网企业的期待,也是科技企业应有的责任。

当然,对于热衷于大数据杀熟的企业来说,改变现状并非易事。遏制大数据杀熟,推动企业走向良性发展,既需要企业的自觉,也需要外界力量的推动。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已出台了《电子商务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对大数据杀熟现象进行了规范。特别是2020年11月10日发布的《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征求意见稿)》,被视为遏制大数据杀熟的重要工具。

是时候对大数据杀熟说不了。这种做法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也侵蚀了企业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激情。我们期待监管部门能够进一步加强监管,严格执法,提高违法成本,使商家不敢越雷池一步,真正做到市场公平竞争,产品质量更高,消费者受益更多。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彻底摒弃大数据杀熟的不良习惯,我们的企业才能更具竞争力,真正掌握创新的主动权。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北斗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对大时分数据不了
    下一篇